多管齐下实行教育一体化当前,教师作为学生活动的管理者,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等传统角色仍然会起很大的作用。但是家长和教师的角色毕竟不一样,教师应像家长一样关爱和呵护学生的成长,而不应像保姆般包揽一切,或给予娇纵或失之严厉。我们认为实行教育一体化,就是用教师的高尚师德去滋润学生,用教师的模范言行去引导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贴近时代,让学生明理导行知荣辱。一、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构建教育主体一体化。在学期初,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班主任等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构建一支健全的组织和工作队伍实现教育网络一体化。我校是一所山区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年龄小远离家庭和父母,因交通不便,学生半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学生所在的班级就是学生的第二个家。班主任管理学生,包括学生的生活、学习、交际思想,负责预防和处理学生之间的种种矛盾,小到鸡毛蒜皮,大到打架斗殴。大多数班主任从早上6:30分学生起床到晚上9点学生就寝,一直围绕学生转,班主任压力大,身心俱疲,如何对班主任体现主文关怀,使他们适应课程改革对班级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教师全员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分割班主任的职能和责任,建立一个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全员班集体,分工合作,扬长避短,使教师在充分发挥个体潜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效能,学校先后制定了《文明班级考核细则》、《班级管理考核细则》、《南河镇中心学校辅导教师职责》,从制度上为强化班级管理保驾护航。班主任和辅导老师双向自主选择,首先由教师选班主任,然后由班主任再聘教师。一个班级组成后,把班主任分成核心班主任和责任班主任(原辅导老师)。核心班主任负责主要责任,责任班主任负某一方面的责任。这样全体教师都能成为班主任,而每个班级平均都有2—3名责任班主任。根据班级工作内容和教师个体特长,实行班主任分工合作制,让教师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教师依靠班级发展自己,班级依靠教师发展学生,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不同类型的教师参与班级管理就会出现管理的多元化,同时也迎合了不同类型的学生渴望让适合自己的老师做班主任的愿望,也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校重视班主任配备和培训工作。一是我们精心选拔教育教学经验足,能力、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这有利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班级、学校秩序的稳定,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班风、校风,为争创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二是适当安排一批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年轻教师是学校最具活力的群体,学校的发展将要靠他们挑大梁,一方面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尽快成长,另一方面也为学校发展着想,使班主任队伍后继有人。三是根据确定的未成年人建设专题,定期研究开展活动,加强培训。四是重学习,抓提高。学校想方设法组织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学习,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等之后,迅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提高思想认识,贯彻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中去。五是指定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和教师进行传、帮、带,组织学习《班主任工作手册》;要求新班主任学习旧班主任的高度责任心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六是请进来、走出去,开阔班主任的眼界,拓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路。学校先后组织五名班主任参加了省、市、县组织的培训,回校后由他们写出学习收获,指导自己和其他教师开展工作。二、强化养成教育,实行多渠道肓人一体化。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抓反复,反复抓,才能深入人心,产生实效。不是为应付上级检查走过场,搞突击,来运动,“一阵风”,过后又归于平静。通过点滴渗透和积累,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养成是非鲜明的道德行为和处世哲学,认同并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