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三种方法(过程、实验现象、原理、注意事项等)。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氧气的化学性质。3.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演示实验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强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2.阅读资料,了解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试验习惯。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学用品:药匙、酒精灯、铁架台、水槽、集气瓶、火柴、小木条;氯酸钾、二氧化锰等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问】1、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写出3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2、什么是催化剂、分解反应?思考、回忆,回答问题考查学生学过知识的记忆情况【看图交流】1、观察多媒体投影图片中,使用了哪些仪器?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观察装置图、阅读、交流【讲解】讲解实验步骤重点是1、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2、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3、查漏和装药品的顺序。4、如何检验和验满倾听、体会强调操作要点,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并进行讲解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药固定装置3.给试管加热4.收集气体5.移开导管6.停止加热7、检验观察实验,倾听,笔记【提问】1.为什么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2.为什么管口向下略倾斜?4.为什么加热前应先预热5.为什么刚开始不能收集6.为什么要先移导管后停止加热思考、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归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步骤及注意事项“制气先查气密性,气泡均匀气始成;收集常用排水法,先撤导管后移灯。”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提问】工业上需要的大量氧气是如何制取的?阅读、课本P41资料巩固知识【归纳】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归纳总结(物理变化)【练习】随堂练习【小结】通过这节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布置作业】整理完成实验报告板书设计:课题3制取氧气二、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1、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2、表达式:3、注意事项:制气先查气密性,气泡均匀气始成;收集常用排水法,先撤导管后移灯。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