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题一、选择1、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窒息灭火法)。2、使用灭火扑救火灾时应对准火焰的(根部)喷射3、公共性建筑和通廊式居住点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得少于(二个)。4、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肥皂水)来寻找漏气点。5、使用液化气或煤气,一定要养成(先点火、后开气)的习惯。6、烟头中心温度可达(700—800℃),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7、公众聚集场所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应(向外开启)。8、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上风或侧风位置)。9、建筑物起火后(5—7分钟)分钟内是灭火的最好时间。10、电气设备或电器线路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11、国家规定的燃气炉具的使用年限是(8)年12、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烟气窒息致死)。13、灭火器多长时间维修检测一次。(12个月)14、燃气胶管最长使用时间不应超过(两年)时间?15、疏散通道不得小于(1.2米)米。16、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17、灭火器指针指向红色代表(欠压)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米。19、油锅起火应该使用(盖锅盖)的方法扑灭。20、《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21、全国统一的火警电话是(119)22、灭火作战的基本原则是(先控制,后消灭;先重点,后一般)23、伤亡事故按事故程度分为(轻伤、重伤、死亡)三类。24、发胶(属于)可燃物?25、(不可以)用汽油做煤油炉的燃料26、现生产的干粉灭火器有(ABC、BC、BCD三种)27、根据国家标准火灾分为(一般火灾、重大火灾和特大火灾三种)28、移动式灭火器材应(每半年)检测一次29、消防管理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30、。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31、最好的防烟工具是(防烟罩)。32、ABC干粉灭火器可灭(固体火灾、液体火灾、气体火灾)。33、灭火器气压表的指针指在(绿)范围是可使用的。34、火灾时往往会聚集很多(人和车辆),需要疏散物资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所以要维持好火场秩序35、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36、紧急疏散时不让客人带的物品是(行李)37、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之一38、被火灾困在房间时,用什么方法发出求救信号?(用明显物品晃动)39、灭火的最佳时间在(5分钟以内).40、室内外消火栓周围(室内1.5米,室外3米内)严禁堆放物品。41、当二楼发生火情,需要疏散客人时,应先疏散(一楼、三楼)42、如果房间着火,如何正确确认火情?(用手抚摸门的温度).43、《安全生产法》是我国众多的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中唯一设定(民事责任)的法律。44、机械泡沫灭火器主要是使用于(固体、液体)种火灾45、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化学抑制学)46、酒店有(消防栓、喷淋、烟感、应急灯)消防设施设备47、不能直接带电灭火,不能扑灭油类火灾的是(泡沫、水)种灭火器48、火灾楼层疏散时的优先顺序(客人、其它员工、服务员)49、逃生时的心理误区有(从众心理、向光心理、模仿心理、习惯心理)50、凡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安全生产标准。51、灭火器应放在被保护物的(附近和通风干燥及取用方便)的地方52、安全带主要应用于(高处作业)。53、工作场所发生火灾时,应(按防火通道标志离开)。54、企业安全生产制度规定,管生产必须管(安全)。55、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含金属纤维的棉布工作服),以防静电危害。56、抢救触电者,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工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57、如果触电者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进行急救。58、在作业场所液化气浓度较高时,应佩戴(面罩)。59、在电焊作业的工作场所不能设置的防火器材是(水)。60、劳动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