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以及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各项数据不断地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地攀升,我国的各个领域都不断的飞速发展,每个领域都不断地创新,当今的大学生作为我们新一代的技术性人才,就像一股新鲜的血液进入各个领域,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这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培育;校园文化;中国梦【引言】: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把大家的梦想汇集到一起,就成了整个国家的梦想。”大学生是“中国梦”的追寻者,回首19世纪,我们中华民族那段波澜壮阔的的历史征程,是与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学生的不断探索和英勇奋斗紧密相连的,他们抛头颅、撒热血,前赴后继、可歌可泣,只为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青年学生运动在党的领导下,沿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继续前进,无数青年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用生命唤醒无知,用热血点燃青春,谱写出中国青年运动的壮丽篇章。年代日新月异,历史阔步向前,21世纪的青年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流淌着“先烈的血脉”,凝结着“民族的精神”,汇聚着“中国的力量”……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中国梦”!大学生是“中国梦”的寄托者,“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朝气蓬勃的推动力量。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已今非昔比,距离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90年前后出生的青年学生,30岁左右将目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50岁左右将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他们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成长在发展时代的青年,是幸运的;追逐复兴梦想的青年,是光荣的。看当代青年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作为“中国梦”的寄托者,当之无愧!大学生是“中国梦”的成就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有着辉煌灿烂的前景,也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但这又是一个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青年学生一定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将“个人梦”和“中国梦”相结合,担负起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一定要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把创新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切实掌握现代文明和技术成果;一定要自觉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得青年者赢天下,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逐渐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实现“中国梦”的路并不是依靠青年学生一腔热血就可以实现的。青年学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才能寻求到努力的方向,才能寻求到实现“中国梦”持续奋斗的精神动力。中国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便是高校青年学生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所以一定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通过树立先进的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高校的青年学生,从而为他们圆梦提供精神动力,以便他们满怀信心的为实现“中国梦”而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