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化资源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时机福州市群众路小学金文曦[内容提要]信息化资源有效的应用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的需求,还要善于捕捉有利教学活动的时机和方式。在需要教学活动互动时、在需要激发学习兴趣时、在优化认知时、在活动衔接刺激学生的注意时、在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时使用信息化资源,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启发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能力,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关键词]信息化资源教学活动应用时机课堂实效[正文]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进步,作为高科技产物的信息化资源的教学也正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曾经有一些老师是这样认为的:在课堂中使用的信息技术越多,课堂效果越好。真的是这样吗?这样就出现一种情况:为了技术而技术,滥用信息技术,结果把数学课上成了信息技术课。还有一种情况: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学生在所有教学活动中都中有“看”和“听”的份。这样的数学课,反而使学生眼花缭乱,注意力被分散,而忽略了课堂教学应着重掌握的知识。怎样让信息化资源有效的应用到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元中,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个人认为,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的需求,还要善于捕捉有利的课堂教学时机和方式。一、在教学活动互动时应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作为主体能动性的一种特殊形式,课堂交互作用的实质是以课堂上各种人际关系为核心,突显个性,达到主动与合作同一,知情意合一。在传统的信息与学科整合教学过程中,如果要实现学生和课件的互动,对学生自身的信息技术的提高及教学硬件环境的要求就比较高。有时为了上一节信息技术整合课,就必须要事先到指定的特种教室对所授班级的学生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但是即便如此,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要实现课件的互动也存在着诸多困难:低年级的孩子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有的孩子根本对电脑不熟悉,而且低年级孩子对于一些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也比中高年级的孩子低。因此,信息化资源的应用在以往低年级教学中也往往只是课件演着,学生看着,这样无疑降低了信息化资源在课堂应用的实效性。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交互白板走进课堂,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课堂中学生只需要一枝电子笔,就像是平常写字画画一样。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通过电子笔在白板上就可以对课件进行简单的操作。将交互白板的使用与信息化资源的应用结合起来,相得益彰,这也是提高课堂效率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找规律》一课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后,通过口头汇报来学习规律,或是让学生地观看动画演示来学习。演示过程中,教师既要进行操作,又要花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口头的信息传递,既教得辛苦,又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借用了白板的互动功能,以学生为主体,自行对课件进行操作。如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前提下直接在白板上对课件中的图形进行拖动而不是被动的观看动画,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直观、主动、简单。这时的白板不仅仅只是属于教师的,更重要的是它也属于学生了。这样既把抽象的规律变得形象直观,又满足了低年级学生对新奇事物的好奇、观看动画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数学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又如在巩固拓展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密码锁的游戏,让学生在思考的前提下在开锁器上通过直接点击输入有规律的数字,这个有趣的游戏,如果只是让学生说密码,教师输入,就显得比较沉闷,而有了电子白板,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拿着电子笔亲手输入密码,使他们有了参与感。这样的主动参与,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动力和学习自信心,充分发挥他们学习主体的作用,还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资源等多种多样的交互活动。这是交互白板对于课堂教与学最有价值的特征,也是同以往传统的信息整合课比较显示出的巨大优势。有了电子白板,学生就更乐于参与课堂的探究与学习,自然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二、在激发学习兴趣的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