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活力的调研报告XX区是XX市的工业大区、人口大区,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经济总量中占比高、发展潜力大,对推动XX全面走在XX市建设经济区城市前列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为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夯实基层基础,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我区围绕增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活力这一重点课题,深入辖区非公企业,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了专题调研,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总结,查找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了增强非公企业党建活动力的对策措施。一、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基本情况近年来,XX区委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作为全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完善机制体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推动全区非公党建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非公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对企业发展的政治引领作用明显加强,实现了非公企业党建与经济发展的双促双赢。(一)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一是组织保障有力。结合实际下发了《中共XX区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成立了非公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总抓、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加强了对非公党建工作的指导与协调。二是工作制度完善。按照“三清”(企业基本情况清、党组织覆盖情况清、党的工作覆盖情况清)要求,建立了动态管理机制,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抽调精干力量,定期组织相关单位对辖区内企业数量、规模、经营状况、人员、党员及党组织情况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建立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情况月报制度,每月报告一次非公经济党组织的组建情况,及时了解基层工作的动态及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做好指导推动工作。三是责任机制到位。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全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整体规划、目标管理效能考核,明确了区直各单位以及办事处的责任分工、管理范围。(二)工作模式不断创新一是组建模式。自2019年以来,XX区在民营企业党工委、发改委等主管非公企业部门管理的基础上,又依托办事处、产业集聚区实行了属地管理、就近组建的新模式。二是管理模式。对从业人员100人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正式党员2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由各党(工)委和区委组织部共同管理;对从业人员40人以上、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党(工)委进行重点管理。同时对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按照其企业运行和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划分为基础类、提高类和深化类三个层次,实施阶梯式管理。对“基础类”党组织,以加强基础建设为重点,派驻党建指导员,帮助企业建章立制,规范活动,开展培训等,促进其组织工作的开展;对“提高类”党组织,通过查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帮扶指导,进一步丰富活动载体和深化活动效果;对“深化类”党组织,通过打造亮点特色工作,将其培育成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三是工作模式。全面推行了“三个一”工作法,即:建立一套党建工作台帐。辖区各党(工)委以《XX市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建工作考评方案》为标准,指导所属非公企业建立一套标准规范、内容详实的党建工作台帐,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制定一张示范点建设计划表。对确定为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的企业,按照“双强六好”标准制定目标明确、一企一策的党建示范点建设计划表,明确目标任务、时间安排、责任人员和具体措施;建立一张联动工作网。发挥各党(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条块结合的组织领导网络和各方参与的服务指导网络。四是活动载体。广泛开展党员公开承诺、党员建言献策、“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党员先锋岗”、争当“五好”党员等活动,鼓励党员立足工作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去年以来,XX区共有X名非公企业党员被评为“五好”党员,X名优秀党员当选为企业党组织书记,进入企业决策层。(三)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一是突出党组织书记选任。按照“守信念、懂经营、会管理、善协调、熟悉党务工作”的标准,采取内部培育、组织推荐、公开选聘等办法选配党组织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