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12、《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沿、际、信”三个生字;会写“沿、际、信”等八个字。2.了解“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发挥想象,初步了解课文寓意。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和对话。过程与方法:1.本课主要采用朗读、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课文。2.课文朗读和理解寓意结合,课文情境和生活情境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寓意,感受寓言所蕴涵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沿、际、信”三个生字。2.会写“沿、际、信、抬、蛙、错、答、还”八个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初步了解寓意。三、教学策略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让学生张贴小鸟和青蛙各自在井的什么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进一步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完成的。2.通过角色体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感情朗读。3.通过摆一摆、演一演,读一读等适合低年级儿童年龄特点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进而理解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成语,你们还记得它们吗?谁来说一说。(生答)教师相机肯定:学习到的知识就能记住,你们真棒!师,刚才有的同学说了“坐井观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则成语故事,齐读课题。观是看的意思,用你的话说说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生答:坐在井里看天。【设计意图】由已经学过的《识字四》的内容入手,引入到新课的学习。注意知识间的衔接。读题后,让学生解释课题,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直接引入新课。(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然后圈出生字,画出生词。标出自然段。2.课文里有三个认读字,请同学们借助音节自己读读这三个生字。课件出示:带音节的本课生字。3.去掉音节请学生带读这些生字。4.开火车读词语。井沿抬头青蛙弄错回答无边无际5.再次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请七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和谁的什么事情?课文讲了小鸟和青蛙争论天有多大的故事。教师顺势出图:青蛙和小鸟。下载地址:www.duopin.cn【设计意图】教师有目的、有层次地一步步安排学生读字、读词语、读课文,达到认识生字、读通课文的目的。让学生动笔圈画生字和自然段,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三)朗读感悟阅读第一自然段,了解青蛙和小鸟各自所处的位置。1.请大家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请一个学生贴图,帮助小鸟和青蛙找到它们的位置。出示“井”图,学生贴小鸟和青蛙的位置。2.理解词语井沿的意思。师:井沿是哪部分,谁能指给同学们看?师顺势将“井沿”两个字写在井沿上。师:大家看清楚怎么写这个“沿”字,三点水,注意右边的上半部分是“横折弯”,没有“钩”,不是“几”,下面再一个“口”。写好后,指生齐读“井沿”一词,然后师拿起生字卡片“沿”字,再齐读。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设计意图】教师充分利用书中放大的插图,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理解了“井沿”,弄明白了青蛙和小鸟各在什么位置并随机识字。4.理解“落”字。师引导学生思考:明明是停在井沿上,课文中为什么说“落”?理解小鸟是从天上来的,它从上面下来,所以是“落”在井沿上。小鸟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很累了,飞不动了,所以是“落”下来的!教师顺势鼓励学生能联系课文读懂了这个“落”字。5.齐读。【设计意图】通过落和停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