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咀村创建文明村材料——云田镇安家咀村创建“县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材料XX县区云田镇安家咀村辖5个村民小组505户2412人,耕地面积8438.62亩,人均3.7亩。近年来,安家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党员群众,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大力发展村域经济,不断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巩固精神文明创建成果,村风村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主抓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村两委一班人认为,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由于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地方化和个人化,一些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滋长,艰苦创业精神和传统美德低下。据此,村两委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着力从解决广大农民的精神动力入手,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和群众,指导农民进市场,奔小康;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激励外出创业能人爱家乡、爱集体,为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貌做贡献。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实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村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二、大抓结构调整,发展村域经济该村党支部、村委会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平安、和谐新农村的奋斗目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结构调整为切入点,依托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一是调整结构增活力。1、按照“三个遵循、三个顺应”的原则,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洋芋和玉米种植面积,2008年分别为1334亩、860第1页共13页亩,20XX分别达到1675亩、1200亩、20XX年分别达到1912亩、2500亩。2、、针对天定高速公路建设用工需求量大的实际,一方面,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宣传劳务信息,发展以泥瓦工、电焊工为主的劳务输出,一方面通过带队能人主动与用工单位取得联系,扩大就地输转规模。近三年来,年均向外输出劳务工达900多人次,就地输转420人次,年创劳务收入260万元。通过多年努力,全村逐步形成了草畜养殖、劳务输出两大特色产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村域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XX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16元,高出全镇平均水平。二是改善条件夯基础。1、抓梯田建设。近年来该村把梯田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一事一议筹资金、机修为主上规模、人机结合保质量”的思路,积极动员组织群众筹资出力,目前全村累计兴修梯田1750亩,已基本实现了梯田化。2、道路建设。通过“向上争一点、镇上补一点、群众掏一点”,加大村社道路新修和改扩建力度,目前全村道路交通状况明显改善。3、抓生态建设。初步改善了该村的生态环境,同时为发展养殖打下了基础。4、抓能源建设。抢抓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实施机遇,示范建设“一池三改”沼气池96眼,同时通过帮扶部门投放带动和群众自筹配套普及太阳灶274台,普及率达84.5%。同时,建设集雨节灌窖372眼,全面启动了农网改造,极大地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常抓道德建设,树立文明村风安家咀村两委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设置了道德教育警示牌,刷写了道德建设标语,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发放到了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第2页共13页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在全村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抓风气,推进移风易俗。近年来,村两委先后出台了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不得赌博酗酒、不得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