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皖南古村落考察写生报告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所在院系:设计学院专业:艺术设计(产品造型)姓名:苏毅江学号:20XX06300考察时间:20XX0509-20XX0529指导教师:韩志录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部安徽皖南古村落考察写生报告公元20XX年05月09日,按照学习计划,我们到了安徽古村落西递、屏山、宏村进行了为期20天的学习。这里的风景很是优美,同时又是一个很有灵性的地方,我向往它那古老的历史、神秘的文化。来到这里让我有这个机会如此接近的去感受这延续了几百年的文化氛围,我感到十分高兴。面对着这些古老的文明,我很虔诚。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XX县区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XX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西递村被国家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单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报,并通过了专家评估考察。2000年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皖南保留下来大量古代人生活的遗迹。随便走进一个山坳中的小村,就可能看到高耸的马头墙或者矗立的牌坊与祠堂。第1页共14页深入到村民当中,还能意外地发现许多流落在民间的稀世古玩。几百年前的家谱、文书、字画,那些发黄的纸页,残损的卷秩,恰好是岁月赋予它们的高昂身价的樗,还有那些神工鬼斧雕琢出来的雀替、门饰、窗棂,也都在向人们拆说着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华与荣耀。对收藏有兴趣的客人们,来这里游玩,说不定就可以在无意中以很便宜的价格收购到几件稀世的珍品。这里是内行的收藏家的乐园,也是情趣高雅的旅游者寻古探秘的绝好去处。我们首先来到了西递,西递是XX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西递是由胡氏家族几十代繁衍绵延而形成的一个古村落。仅在1565~1826年间,胡家就出了130多名官吏。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也出于“天人合一”的理念,胡氏祖先选了一处空气、阳光、山水、风向、温度各方面都呈现出吉祥的风水宝地作为安身立命之地。西递村依山造屋,傍水结舍,最后形成了船型布局的一个村庄。一代代胡氏人,年纪轻轻出外谋生,走官、儒、商的道路,把在外面积聚下来的钱拿回来置田造房,造福桑梓。正是他们的心血他们的钱财,成就了这个“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距屯溪54公里交通便捷。西递村建于北宋元丰年间,距今900余年,占地16公倾.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美称。村中有明清胡文光刺史坊1座,尚存明清民居300余幢,其中保存十分完好的有124幢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西递——东方古建筑的艺术宝库。西递是一处典型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经数十代繁衍而成的同族聚居村落。它是胡氏宗族聚居之地。集聚会、娱乐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走马楼”,三间、四柱、五楼式结构的胡文光刺史牌楼,悬挂写“错”字的楹联的“瑞玉堂”,花卉、假山、鱼池、盆景的园林式建筑西园,粗犷古朴、宏伟壮观的胡氏宗祠“敬爱堂”,第2页共14页供奉明经胡氏远祖唐太宗李世民的“追慕堂”。这些都是西递村的典型建筑。走在一条条的小巷中,感受古老建筑的魅力,感叹古老的神奇,人类的智慧。它们的神秘气息吸引了那么多人前来探究,却没有一个人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