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非洲歌舞音乐》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七章《世界民族音乐》的第二节,主要内容为非洲歌舞音乐。详细内容包括:非洲音乐的基本特征,如节奏感强烈、旋律简洁等;非洲歌舞的表演形式及社会功能;重点分析几内亚、刚果等地区的歌舞音乐特点。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非洲音乐的基本特征,认识到非洲歌舞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独特地位。2.通过欣赏和分析非洲歌舞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3.引导学生了解非洲文化,增强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非洲音乐节奏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歌舞音乐的社会功能。教学重点:非洲音乐的基本特征,如节奏感强烈、旋律简洁等;非洲歌舞的表演形式及文化内涵。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非洲鼓等。学具:笔记本、笔、音乐教材。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非洲歌舞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非洲音乐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知识讲解:(1)介绍非洲音乐的基本特征,如节奏感强烈、旋律简洁等。(2)分析非洲歌舞的表演形式及社会功能。3.例题讲解:(1)播放几内亚歌舞音乐,让学生分析其节奏特点。(2)讲解刚果歌舞音乐的文化内涵。4.随堂练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非洲音乐特点。(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非洲歌舞,感受非洲音乐的活力。六、板书设计1.非洲音乐基本特征:节奏感强烈旋律简洁2.非洲歌舞表演形式及社会功能:社交场合:婚礼、庆典等宗教仪式:祭祀、祈福等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简述非洲音乐的基本特征。(2)分析几内亚和刚果歌舞音乐的不同特点。2.答案:(1)非洲音乐基本特征:节奏感强烈、旋律简洁等。(2)几内亚和刚果歌舞音乐的不同特点:几内亚歌舞音乐以鼓点为核心,节奏复杂多变;刚果歌舞音乐注重旋律和和声,表现力丰富。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非洲歌舞音乐的基本特征,培养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自行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族音乐,增强他们对世界音乐的认知和欣赏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关注细节1.非洲音乐节奏的复杂性和多变性2.非洲歌舞音乐的社会功能3.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二、重点和难点解析1.非洲音乐节奏的复杂性和多变性(1)讲解非洲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型,如clave、tresillo等,并通过实际演示让学生感受其节奏感。(2)分析非洲音乐节奏的叠加和层次感,引导学生了解非洲音乐如何在不同的节奏层次上创造出丰富的音乐效果。(3)通过对比几内亚、刚果等地区歌舞音乐的节奏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非洲音乐节奏的多样性。2.非洲歌舞音乐的社会功能(1)介绍非洲歌舞音乐在社交场合(如婚礼、庆典)中的作用,强调其在非洲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2)分析非洲歌舞音乐在宗教仪式(如祭祀、祈福)中的意义,让学生了解音乐与非洲人民信仰的紧密联系。(3)通过实际案例,展示非洲歌舞音乐在传递信息、教育后代等方面的作用。3.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1)实践情景引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非洲歌舞视频或现场表演,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充分感受非洲音乐的特色。(2)例题讲解:针对非洲音乐的基本特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例题,并通过讲解使学生深入了解非洲音乐的节奏、旋律等方面。(3)随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上台展示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三、补充说明1.在讲解非洲音乐节奏时,教师可借助非洲鼓等教具,现场演示不同节奏型的演奏方法,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节奏的复杂性和多变性。2.在分析非洲歌舞音乐的社会功能时,可通过讲述非洲民间故事、风俗习惯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在非洲文化中的地位。3.在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环节,教师应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4.课后拓展延伸部分,鼓励学生自主查找非洲音乐的相关资料,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