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第一节控制的手段与应用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本章的第一节,可以说是本章的开始,也是本章的基础,对于本节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后面几节的学习。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正处于高中阶段,对于生活中的一些控制虽然见过,但是由于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所以必须要老师引导才能发现问题。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社会各领域的具体例子,理解控制的涵义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注意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控制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导出新课,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理解控制的含义和了解控制的手段,并知道控制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了解控制,研究控制的兴趣与热情。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控制的含义难点:理解控制的含义五、教学策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控制的含义和了解控制的手段及应用六、教学准备典型案例图片收集,课件制作,收集相关视频材料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录像]通过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录像片段,引入新课。学生观看新课讲授一、控制是普遍存在。用一些典型的、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控制是普遍存在,对控制有初步的认识,打破其神秘感。现代社会中的例子:生产、生活中的例子(图片)古代社会中的例子:案例 1:大禹治水(图片)问题:大禹治水过程中,通过什么手段实现治理好水患的目的?答案:通过“疏通河道,泄洪为主”手段实现治理好水患的目的。案例 2:木牛流马:据研究:木牛和流马是汉代独轮手推车的两种改进设计,通过改进使人的负重有所减轻。木牛是一种轮子稍小一些的独轮手推车,载重大,前由人拉、后由人推,运行较慢;流马载重小,轮子稍大一些,由一人推,运行速度很快。诸葛亮所说“木牛流马”应是比喻它们运行的灵便程度和载重量的大小:木牛行动较笨而慢,像牛;流马行动敏捷而快,像马。不是说它们外形像牛像马。目的:帮助军队运送战略物资。案例 3:希罗自动门(图片)希罗自动门的相关材料见教参 P66 或江苏版P107。希罗自动门说明了什么道理?道理是:利用气压和液压动力装置,实现自动开门、关门。总结:事物发展的结果可能是人们预先期望的,也可能与预期的目标不相符,甚至是不希望得到的。如果人们想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就必须运用适当的手段来实现。那么,运用什么手段来实现呢?(引入控制的概念)二、控制的涵义控制是根据自己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沿着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