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中国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实践指南(全文)肿瘤外科根治性手术应以治愈肿瘤为目的的理念已经获得广泛共识[1]。20 世纪 70 年代,BernardFisher 提出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理论推动了乳腺癌临床实践的进步与发展[2-3],也为重新定义早期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标准奠定了理论基础。1985 年,NSABP-B06 硏究论证了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放疗的临床价值,推动了发达国家保乳手术比例明显提高[4],随后 20 年的随访结果证实了保乳手术的安全性[5]。目前,保乳手术已经作为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方式获得广泛认同。为规范开展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乳腺外科专家在《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 版):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实 践 指 南 》 [ 6 ] 基 础 上 , 基 于 临 床 研 究 证 据 , 采 用GRADE(Gradingof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andEvaluation)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合我国乳腺外科临床实践的可及性,对指南进行更新,旨在为国内乳腺外科医师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借鉴。1证据等级及推荐强度1.1证据等级标准本指南证据等级参考 GRADE 系统,结合我国临床硏究特点制定,将证据等级分为 I、口、皿、IV4 类,量化体现指南编写专家对证据可靠性的评价情况。基于本指南在中国临床实践的可及性,专家组优先选择 I 类和口类证据纳入指南评价体系。1.2推荐强度标准本指南推荐强度结合 GRADE 系统及国内临床实践特点,纳入证据等级、卫生经济学、产品等效性、可及性 4 个影响因素,根据权重,采用赋分制,由指南编写专家对推荐意见逐一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推荐强度分为:A 级(强推荐)、B 级(弱推荐)C 级(不推荐)1.3推荐强度评审委员会本指南投票委员会成员共 37 名,均为乳腺外科医生(100%)。2应用对象本指南以中国乳腺疾病专业临床医生为适用对象。3推荐意见3.1基本定义肿瘤根治性手术应以治愈肿瘤为目的[1]。保乳手术作为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方式之一已经获得广泛认同[7-8]。保乳手术是乳腺癌根治性手术的治疗方式之一[5,9](证据等级:I 类;推荐强度:A 级)。3.2适应证符合以下所有条件:(1)具有保乳意愿[10-11](证据等级:1 类;推荐强度:A 级);(2)临床 I 期、口期,<T2[5,9-11](证据等级:I 类;推荐强度 A 级)(3 术后可保留良好乳房外形[10-11](证据等级:1 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