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考试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 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所给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嫡长子继承制 B.礼乐丧葬制 C.婚娶联姻制 D.功臣分封制2.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2009 年 5 月 18 日,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这一事件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B.“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 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①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 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两组镜头,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电视剧甲: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坐着在议事,各自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最后由皇帝决定。电视剧乙:徐州府爆发洪灾,内阁的阁臣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 B.汉、宋 C.汉、明 D.秦、明5. (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汉武帝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恢复西周旧制完善地方管理 B.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C.施恩诸侯子弟强化血族宗亲 D.控制官吏任免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6.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当时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