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街九陌:西汉长安城的道路系统,将城划分为 11 个区域,城内的路为街城外的路为陌。2.九六城制:城墙建筑方法为黄土夯筑,城的规模为南北 9 里 70 步,东西 5里 10 步,呈长方形。所以采用九六的数字,以示尊贵。3.二十四街:城内东西、南北方向大街各 5 条,宽度不等,相互交叉形成 24段。4.蕃坊:为照顾外国人的特殊要求而形成的集中居住地段,无明显界限,无任何防御设施,也有中国人居住,受中国行政当局管理,与后来的租界完全不同。5.坊里:即为这种制度下的一种居住区建设形式6.瓦子:宋代经济发展的产物,集中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等。市的雏形,是商业文化的集中点,常出现于城门口,寺庙,干道两侧。7.厢:行政和治安管理的地区单位。8.周礼制营建:以礼治思想进行城市形制建设的理念。核心思想既是社会等级和宗法关系。都、王城、诸侯城均须严格按照等级来建造,不得在面积、路宽、城门数目等方面与国都一致,各有各的标准和档次。9.四水贯都:开封城内的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通过三套护城河相互贯通,利用河道将整个开封贯通。10. 城与廓:都城一般都有城与廓之分: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内外两重,如鲁国都城;有的并列,如燕下都。城为贵族王宫,城中一般都有王宫,修筑在人工夯筑的高台上,目的是防卫及显示其威严。廓主要是工商业者、平民、农民居住的地方,以及商市的集中地。城是保护国君的。郭是看管人民的。也就是说,城是国君所住的地方,也称子城、内城、厥城。郭是外城,人民住的地方。11. 市肆:城市中专门用于交易的地方,规划建设的集市。12. 瓮城:瓮城是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13. 里坊制:春秋至汉,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14. 闾里制:汉代实行闾里制,25 家为一闾,闾里的街道称闾巷,每个闾里用高墙将数十百家围在一个方正的院里。院里四面或两面有门,叫里门。门巷修直,闾里设里正管理,早晚定时启闭里门。15. 厢坊制:由于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增长迅速,而城市内部用地不足,于是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