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心理危机的预警及干预处于高中阶段的青少年,会在其学习和生活中遭遇一些突发事件和经历负性生活事件。由于发展的不成熟,其自身已有的资源以及惯常的应对方式无法承受这些事件对于其心理的冲击,难以重新恢复心理平衡。心理危机对于发展中的高中生既是危机,也是挑战。了解青少年心理危机的现状及表现,探索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生活事件,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心理危机。标签:高中;青少年;心理危机;原因;表现;预警;干预随着教育、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丰富的物质资源、加快的生活节奏以及日益剧烈的社会竞争在给青少年的发展提供了更优质的保障之外,也不可避免地给青少年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随时随地会受到社会、家庭、同伴以及学校等产生的不利影响,使学生陷入危机。如何帮助青少年摆脱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减轻焦虑、抑郁等负向情绪的影响,避免自殺等恶性现象的发生,是当下学校心理健康工作需要重视的问题。一、高中学生心理危机内涵当下心理危机研究领域较少关注青春期阶段,边玉芳等人在《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将青少年心理危机定义为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在其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遭遇一些突发事件或一系列负性生活事件而造成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原因是他们先前的资源和应对机制无法缓解这些事件对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这时,青少年需要求助他人的帮助才能使自己重新恢复心理平衡。同时,临床专家认为,青少年心理危机本质上是一系列心理问题的综合症状和前驱表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危机的处理能力水平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建立较为完善的学校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体系,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是当下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二、高中学生心理危机的相关研究(一)青少年心理危机原因的研究Hoff 将认为心理危机源应当包括三种类型:境遇性危机源(地震、身体伤残、丧亲)、阶段转换危机(青春期、退休)和社会/文化危机源(网瘾、偏见、抢劫)。在此基础上,环境压力理论强调,常见负性生活事件也是重要的心理危机来源。诸多研究表明,生活事件同样能够引起生理、心理健康问题。此外,累计的日常琐事也会造成个体心理状态失衡。万俊认为对于我国青少年来说,内心矛盾冲突所引发的挫折耐受力降低、过重的学业压力造成的心理机能改变以及负性生活事件带来的重大精神刺激都是较为常见的心理危机源。蒋赟、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