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事情很多,所以没更新,现在上来说说关于两会记者提问的观后感。首先要说的,就是对于台湾记者提问李肇星是否看过电影《色戒》,现在我才明白过来,“”这些台湾同胞的聪慧以及新闻敏感性。因为从《色戒》可以引申到 汉奸论 ,然后可以引申到汤唯是否被封杀的问题,高。李肇星没有回应,假如不是没有看过,那就是真的反应“”敏捷,不踩入陷阱。不过台湾记者问广电的官员,对方一句 对事不对人 被当成默认封杀。台湾记者的关注,还是因为这部影片的导演,是李安,其实,很有新闻价值的一件事情,大家都应该关注才对。大会堂北门有重大改革措施,这是记者追堵部长级官员的地方。在拉起了红绳子之后,给大家放麦克风的架子据说已经做好了,头尾各一个,相当的和国际接轨,不过记者的人手需求增加,至少需要两队,一个站在头,一个站在尾。在宣布大部制方案的日子,不管是现部长还是前部长,都成为堵截对象。只是对于记者的提问,他们也哭笑不得。比如香港记者问北京市副市长大部制对他的影响,对方强调好几次,自己只是北京市副市长,但是记者还是不停的追问。李毅中被围堵,被问药监局并入卫生部的感受,他很无奈,向大家澄清,他是安监总局局长。大会堂二楼采访区这次也实行新的措施,电视记者不能够在会议进行期间,那主席台当背景做串场,就是记者出镜那种。为了维持秩序,记者也不能够在走廊过道停留。只是,总是有例外,某官方电视台在过道上大模大样架起了脚架,一位记着看不过眼,向警卫投“”“诉,对方打圆场说: 没有没有,他们马上就走。 此记者兄继续投诉: 他们当了过道,”“”“走不过去。 警卫说: 那你跨过去吧。 记者兄说: 不行,我的脚有病,就是不能跨,就”“是要用楼梯一级一级走。 官方媒体的记者说: 都是同行,为何自己人和自己人过不”““去? 记者兄说: 不是和你们过不去,是和享有特权的人过不去。有规矩当然是好事情,假如大家都遵守的话,可以节约成本,提升效率,只是,假如有人不遵守,并且被纵容的话,那末矛盾就会因此而产生。假如大家都各显神通,想办法不遵守规矩,那这样的规矩还有什麽用呢?俗话说,以小见大,大会堂的一条走廊上都有特权的出现,那何况在现实生活里面呢?关于京剧进校园的争论,不少人提到了政协委员这个提案的质量问题。我想应该这样看提案这个话题,每个委员都有权利和责任提出自己的提案,但是作为政府,不能够把有一个好看的数字,到底有多少提案变成了政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