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全国两会报道, 带给我们怎样的理念冲击 --在 3 月 17 日主任例会上的发言一、两会报道目前正在进行,还未来得及全面总结和反思,只是说一下值班过程中的一些零星思考。今年两会的成功报道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领导亲自抓。蓝总、胡总和值班的王总,两会前就高度重视,出发前胡总就给记者列出了几十个题目,每天晚上盯到很晚才走,给编辑减轻了很多压力。王总对每一稿每一版的具体指导,使报道质量得到很大提升。2、前方记者的突破能力和能打硬仗的作风。有了好的想法和策划,必须由有突破力的记者去完成。洪波、彭东、董钊、高园的表现让人感动。至此,他们精神上的焦虑和体力上的透支已接近极点。3、后方保障有力。今年两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信息泛滥,这是以前任何一届两会所没有的。在铺天盖地的信息面前,对编辑来说选择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为保证稿件的重要性、可读性与时效性,编辑和通联做了大量工作,常常版做好了又推倒重来,做好版的同时又考虑为前方记者输送炮弹。另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是编辑创新的冲动与惯性思维的搏斗,这种痛苦贯穿始终,让人疲乏又兴奋。二、几个突破:两会还没结束,工作还在继续,但不妨先总结一下。① 在新闻理念上的突破。两会是座富矿,名流荟萃,专家云集,新闻无所不在,对两会报道的理解不应局限于两会,我们上两会不是为了报两会,而是为了抓新闻。因此跳出两会报新闻是我们应坚持的方向。② 操作手法上的突破。今年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两会报道群雄并起,而非以往的新华社一家独大。网络表现异常活跃,我们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推出主流媒体联动,这个资源共享的平台,为我们的记者采访提供了便利。③ 编辑思路的突破。以往两会报道禁区雷区太多,编辑多少有些畏手畏脚,今年根据形势,发现民主开放的气氛有很大进步,编辑于是大胆进行创新,如以前都强调重要发布会必须用新华社稿子,国家领导人的照片必须用新华社的,今年我们更多地采纳自采稿件和外媒沟通稿件与图片,这些稿件更可读、更具新闻性,图片更生动更具情趣。三、几点反思:① 自身纵向比,我们今年的两会报道超过任何一届,同城横向比,我们全面超过了商报、时报。但跳出省去与南方一些报纸比,我们仍然需要反思、总结和借鉴,这固然与南北舆论环境的不同有关。如:南方都市报以整版的篇幅报道当地一位人士当选全国政协主“”席大标题《 南官少爷 当选全国政协主席》,而我们的李建国书记当选人大副委员长,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