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物价狂飙,老百姓几乎是在一片 涨 声中度过的。种种迹象表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物价持续上扬的时期,虽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不大,但由于上涨的多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令民众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如何控制物价上涨,成为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持续走高的物价以及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既有客观原因,也有政策操控的因素,既有供给推动因素,又有需求拉动因素,还有供求混合因素。(一)客观原因“首先就是由于快速推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耕地资源减少,加上靠天吃饭的 弱质农”业 ,无力承载日益庞大的城市人口带来的粮食和农副产品消费需求,进而供给不足是根本原因。而去冬今春大面积干旱可能造成粮食减产的预期,也必定驱动粮食及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其次是由于全球性的食品和能源资源短缺导致粮食和能源资源价格上升,必定产生输入性成本影响,进而推动中国国内的产品价格上涨。“其三是由于劳动力供不应求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而推动的消费品价格上涨。近年来, 用”工荒 从东南沿海向部分中西部地区蔓延,特别是劳动所得占国民收入比重长期偏低已经成为制约国内需求扩大和诱发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因此,适度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提高劳动所得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二)主观原因三、提出对策一是:有效管理市场流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把握好政府管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三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开展 农超对接 ,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 绿色通”道 。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制度,把握好国家储备吞吐调控时机,搞好进出口调节,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四是: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特别要强化价格执法,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五是:完善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