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20个文化常识考点融入趣味故事-有趣、有料-看你记不记得牢!

120个文化常识考点融入趣味故事-有趣、有料-看你记不记得牢!_第1页
侍郎是狗一次,侍郎纪晓岚与尚书和珅在一起喝酒,席间忽然跑过一只狗。和珅有意侮辱纪晓岚,指着那条狗问:“是狼是狗?”意思是“侍郎(纪晓岚)是狗”。纪晓岚听出和珅是在骂自己,微微一笑,回答说:“上竖是狗,垂尾是狼。”意思是辨别是狼是狗要观其尾巴,狗的尾巴尖是向上竖着的,而狼的尾巴是下垂拖着的。“上竖是狗”分明是说“尚书是狗”。和珅本想用“是狼是狗”谐音来辱骂纪晓岚,没想到纪晓岚用“上竖”的谐音巧妙地回击了他,可谓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古代文化小常识:1.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作为尚书的属官,初任为中令,满一年为尚书郎,满三年为侍郎。之后随着尚书台的权利加大,侍郎日渐重要。隋唐之时,于京城内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掌管国家政务。其中,每部一名之侍郎为辅佐尚书主官之事务实际执行者。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部长级别。2.尚书,尚书令,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掌文书及群臣章奏。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汉成帝改用士人。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魏晋以后,事实上即为宰相之任。唐初因太宗为皇子时曾任其职,故后不复置,故唐代尚书省长官仅为左右仆射。宋代为使相兼官,班次在太师上,非实职。明朝废除。配套练习: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郎中,下设侍郎,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B.谥号,是古代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给予的一个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C.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普通的廉价衣服,代指平民;纨绔指用细绢做的裤子,泛指富家子弟穿的华美的衣服,后世称富家子弟。D.致仕是指交还官职,即官员退休。致仕的年龄一般是七十岁(有的朝代也有特别规定),有疾病可以提前。官员自请退职也可称之为乞骸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雏圣文化+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光临,大量办公文档供您挑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