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简介: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千年瑶寨位于海拔 800 多米的连山上,被誉为“中国瑶族第一寨”。连南以瑶族、汉族为主,另有少部分壮族、回族、满族。其中连南瑶族有排瑶和过山瑶之分。过山瑶因其祖先以耕山为主,迁徙无常,“自尽一山过一山”而得名。据考,排瑶为盘古后裔,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是有自己的语言。连山第十险峻,地质基本以花岗岩为主,泥土层稀薄,村民只有种植玉米、花生、地瓜等旱时作物,不能种植水稻,即使常年雨水丰富,也基本被岩石吸走,收成并不是太丰硕。因此连山瑶族百姓过着比较贫困清苦的生活。不过现在的千年瑶寨开发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盘山公路也修起来了,给这里的百姓带来了一些收入。八排瑶人的房屋八排瑶人的房屋,大都是干打垒式和青砖瓦屋式的,且一般为三间一单元。在干打垒式中,多数是用石灰和黄泥垒的墙,屋顶盖瓦或是树皮和茅草。房屋每间大多是二十多个平方米,一栋房子也只有六七十个多方米,房屋的高度在一丈五左右;中厅不住人,左右厢房间开,里间是卧室;在左右厢房一间的前半间设“火炉堂”。“火炉堂”实际上就是厨房,但它的功能比一般的厨房大多了。在一间厢房的前半间中央,下挖一个长一米八九,宽一米五六,深约三十厘米左右的坑,这就是“火炉堂”。堂中央安放一个“三脚猫”,“三脚猫”上架上云鼎、铁锅等炊具做饭;有客人来了,就在旁边摆上草墩及矮板凳等供客人就座。由此,“火炉堂”成了平常做饭,招待客人,以及沟通议事的重要场所。有如在中厅设立“神龛”一般,“火炉堂”也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八排瑶人视“火炉堂”为火神的圣地,行人不得从“三脚猫”上跨越而过,更不得用脚踩踏;往“火炉堂”里添柴火时,还得从根部烧起,直至尾部燃尽,说的是“有头有尾”,做人做事要有规矩,不得胡来或是半途而废。 八排瑶人的房屋很少窗子,只有卧室设有光窗,且光窗的宽度只有四五寸,长也只是一尺左右,所以房屋的光线极为不足;不仅干打垒式的是这样,青砖瓦屋式的也是这样,只要把门关起来,再也没有可以进入的地方。人们将自己的眼睛视为心灵的窗子,我想本义上的窗子,除了采光之外,也反映了一个人,一个群族的审美价值和处世态度。八排瑶人居住在群山峻岭之中,那并不是他们喜爱“站得高,看得远”,而是在旧社会里受到卑视和打击使然。有人说,八排瑶人在寨子的周围依托山势,垒起城墙,那是御敌的,我以为然;房屋的窗子只有那么丁点大,有如炮眼一般,也是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