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与木桶效应“我们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我们又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这是煤矿伤亡事故的发生后,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或者说是一句无奈的反思与叹息。深思这“低级错误”与叹息,岂不正是我们安全管理过程当中的软肋吗?由此,我想到了“木桶效应”。说到木桶理论,可谓众所周知。它是指用一个木桶来装水,假如组成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取决于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也不是取决于全部木板长度的平均值,而是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木板。要提高木桶容量的整体效应,不是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功夫补齐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安全工作亦是如此,前面的叹息中“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说明我们只注意了重点工程、重要环节的安全管理,忽视了细小环节安全管理,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小的安全隐患;“又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则说明我们已经知道存在薄若环节或者是隐患,已经有了教训,甚至是血的教训,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同一个地方又摔倒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对于煤矿安全管理来说,特别的工作环境、多变的地质条件、战线长、设备多、工种繁,人、机、物、环境等诸要素的每一个层面不可避开的都存在薄若环节。关注安全管理过程当中的木桶效应,我们既要努力取长,抓基础、重装备;更要在补短上下力气,仔细查找隐患,及时拾遗补缺。首先,要克服安全“短”不可治、“短”不可避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事故可防、风险可控、灾害可治”的安全理念。安全思想态度端正,安全认识深刻到位,决不能持悲观失望和消极等待的态度。力戒不出问题粗心、出了问题灰心、工作没有恒心和进取心的现象。要一分为二的看待煤矿安全问题,既要仔细总结工作之长,又要善于发现管理之短;既要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又要增强搞好安全工作的信心和下定决心。其次,要提高对“桶”的本质管理,真正认识到安全工作是一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管理层面上,要认识到安全管理无小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细小环节问题都有可能是大隐患、大问题;它是大管理,更是细小管理;只有强抓细小环节管理,才能更好的保证大管理、大安全。要有深严细实的工作作风,深度认识、深化现场,严格制度、严细过程,细心查找、细小环节,抓落实、提实效。在员工层面上,要扭转只要强抓自身安全就能保证安全的不正确观念,时刻把住安全工作的三个环节,即上一环节、中间环节和下一环节。看深看透三个环节的关系,统筹思考、换位思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