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思想理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思想理念不仅体现在口号上,更重要的是在贯彻落实上。对于各级领导,尤其是基层单位的一把手,“安全第一”必须在安排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时体现出来,而不能停留在报告上与安全检查中,其检验标准是要看当安全与工作进度、安全与经济效益等出现矛盾的时候,是否能真正坚持“安全第一”。对于一线员工,“安全第一”要体现在日常的生产行为中,要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改变以往粗放散漫的工作作风,真正体现出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加强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目前基本上是与行政管理体系相对应的,也是目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管理制度得以落实的组织保障。对基层一线而言,必须坚持 2 条:第一个是安全责任越到基层应越具体;第二个是安全责任在体系设计与执行中应逐级加强而不能逐级放松。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更多地是体现在安全生产的组织与落实上,因此在宏观上是越往上责任越大;但是,对于一线的工作,具体到某一点上,越往下应该是越具体,责任越明确。因此,一定要树立安全责任的传递意识。加强队伍管理队伍是安全生产执行的主体,加强队伍管理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队伍管理本身牵涉到各个方面,作者认为,队伍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作风管理,要真正地做到令行禁止。电力系统多年以来形成的安全管理规章管理制度可以说是比较完善的了,但是在现场并不总是能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要真正做到令行禁止,仅靠安全检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现实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与长期严格的训练。就如“王牌军”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形成一样。因此,对电力系统而言,准军事化管理与其说是一种制度,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而一种文化的形成是需要经历长时间的锤炼。设备管理是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选用质量优良的设备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好设备对电网安全生产的作用是极其明显的。一方面,设备本身的故障概率将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抢修与方式调整概率的降低、检测、修理维护工作量的减少、容易实施自动控制等都会大大有利于安全生产。设备管理涉及从设计选型、采购监造、基建调试、运转巡视直至退役报废的各个环节。从生产角度看,设备管理的重点是运转维护。主要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 “零缺陷管理”,尽一切可能使运转设备的缺陷率降到最低。缺陷管理是设备运转管理的基础,无论设备有多好,检测手段有多先进,缺陷管理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