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操作人员素养操作人员是基层队伍的主体,他们的意识和素养决定了工作完成水平的高低。提升操作人员素养,不仅事关基层单位生产经营任务能否安全完成,而且事关企业能否又好又快、持续有效地进展。现在很多企业的操作人员队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制度落实不够严。有的员工在岗位职责制落实、执行操作章程、工艺标准和规章管理制度上,粗心大意潦草、得过且过,存在“基本上”、“差不多”等打折现象,严明的规章管理制度有时形同虚设。工作标准不够高。有的员工对本岗位的操作章程、应急预案等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对岗位存在的环境因素、危害因素不能识别,甚至不能掌握识别的方法,达不到岗位要求的有关规定,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强。有的员工对“预防为主”缺乏深刻认识,安全生产抓不住源头、抓不住根本,在安全事故的事中控制、事后应对方面做得工作较多,把主要精力放在“补牢”上,安全防范意识则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上面的几点不足,要保证安全有序生产,提升操作人员素养,企业要对症下药,做到几个方面。教育为先,培育良好的职业习惯。良好的员工习惯来源于长期的培育和锻炼。要使员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首先要提高基层员工的认识水平。要积极引导员工树立不断地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观念,有知识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的的观念,实力在于学习力的观念,在不断地去学习中提高认识。要强化形势任务教育、主题实践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通过多方面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员工认识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求生存、谋进展,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严格执行和落实企业的各项管理标准和规章管理制度,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自觉遵守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和操作章程的意识,改变“低、老、坏”等不良作风,从而做到执行标准一点儿无差别、安全生产一点儿不粗心大意、落实责任一点不模糊,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培训为重,提升过硬的操作技能。当前,基层操作人员素养难以适应生产经营进展的需要,技术精湛、工艺熟练的人员不足,高技能人才匮乏,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很多企业的进展的“瓶颈”。所以,尽快提高操作人员素养,培育出一专多能的技能人才是企业的进展壮大的当务之急。要实现这个目标,企业就要积极转变培训观念,在内容上,由单一的岗位技能培训向提升素养能力转变;在组织上,由个体自学向有组织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