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头脑一热打借条-惹上120万借款官司--精编范文

头脑一热打借条-惹上120万借款官司--精编范文_第1页
头脑一热打借条-惹上120万借款官司--精编范文_第2页
头脑一热打借条-惹上120万借款官司--精编范文_第3页
头脑一热打借条,惹上 120 万借款官司 借条作为一种借款合同,反映了当事人的债权债务关系,具有法律效力。通常用于日常生活以及商业管理方面。那么你们知道随便打借条的后果吗?下面我整理了头脑一热打借条,惹上 120 万借款官司案例,供你参考。 头脑一热打借条,惹上 120 万借款官司案例 江是郑州一家理财公司的工作人员,工作地点在中牟县。不久前,王江接到了中牟县法院的传票,老同学张玲(化名)把他告了。 张玲在诉状中写道,20XX 年 6 月底,张江向她借款 120 万元,口头承诺月息 2 分。因为双方是同学关系,她对王江非常信任,于是就把自己的银行卡、身份证交给王江,让他从自己卡上取了 120 万元。 张玲称,20XX 年 7 月,王江给她出具了一份借条。但后来她多次催要借款,王江总以种种理由推托,后来给王江打电话,他手机号也换掉了,联系不上。张玲觉得,王江根本没有偿还借款的诚意,这才起诉到法院,要求法院判令王江偿还借款 120万元及利息。 审理 120 万并非借款 而是帮老同学理财 这个借条不是因为借款而出具的。法庭上,王江表示,20XX 年,张玲抵押房屋向银行贷款 120 万,想把这些钱放到一家担保公司,赚取利息。 你咋这么大胆呀,这么多贷款,要是到时候要不回来咋办?王江说,他了解到情况后有点替张玲担心。王江还告诉张玲,他本人也在理财公司上班,假如外部人员在单位理财的话月息是分,但以公司职工的名义理财月息是 2 分。 王江说,当年 6 月底,张玲先后分两次给了他 120 万元,让他以公司职工的名义在公司理财,月息支付给张玲。 我为人老实,当时为了让她放心,就给她出了一个手续,也不知当时怎么想的就打了一个借条。王江说。 王江介绍,在约定的理财时间里,他都按时间把利息打到张玲的账户上。后来,公司出了新政策,不管客户还是员工,理财利息都是 2 分,于是他把理财相关信息改成了张玲本人,并找张玲讨要借条,但张玲总说借条已经烧毁或者撕毁,无法返还,并说以后不会发生什么纠纷。 结果 不能证明借款真实存在 诉求被驳回 庭审期间,王江提供了一份录音证据,在该证据中张玲承认 120 万元是理财款。后经司法部门鉴定,该录音证据未经剪接,真实有效。 中牟县法院审理查明,20XX 年 2 月,王江所在的理财公司出现经营困难,不能按惯例给客户按时支付利息,张玲多次找王江询问并催要理财款和利息,双方开始发生纠纷,后张玲起诉至法院。 法院认为,当事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