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雾引起闪络事故分析2025 年 2 月 14 日,一场大雾突然袭击邯郸地区境内,造成 9 个县级供电企业的电气设备因大雾引起闪络,导致 35 kV 线路 22 条、35 kV变电站 19 座、10 kV 线路 21 条跳闸停电,总计动作跳闸 79 条次,负荷损失 22.865 MVA,电量损失 193.61 MWh。事故的发生后,河北省、市领导十分重视,市电力公司农电处及时召集有关县电力公司主管负责人,分析大雾引起电气设备闪络原因,并制定防范措施。大雾引起闪络事故涉及县电力公司设备情况见表 1。表 1 邯郸农网大雾闪络情况1 邯郸地区农网基本情况邯郸市农电拥有 35 kV 变电站 185 座,35 kV 线路 271 条,10 kV线路 1129 条。京广铁路南北贯穿邯郸境内,铁路以西属于丘陵和山区,企业以煤和铁矿山开采、冶炼、水泥、陶瓷、焦化等重工业为主,污秽等级为 4 级,拥有全市 40%的供电设备。铁路以东是大平原以农业生产和小型加工为主。污秽等级为 2~3 级,拥有全市 60%的供电设备。邯郸农电设备 1962~1998 年农网改造前, 投运的变电站设备占50%,35 kV 线路占 51%,10 kV 线路占 62%。40 年前邯郸地区的工矿企业较少,污秽等级大部分属于 2 级,35 kV 线路使用 X-4.5 绝缘子,直线杆配置 3 片绝缘子,耐张杆 4 片绝缘子。10 kV 线路使用 P15 绝缘子,绝缘配置较低。1998 年农网改造以来,则根据污秽等级情况进行设计,35 kV 线路大部分选用合成绝缘子,10 kV 线路选用 P20 绝缘子和合成绝缘子,提高了线路的绝缘水平。2 雾闪设备调查分析根据以上情况,结合市电力公司专业人员到有关县电力公司事故现场进行事故分析。发生大雾引起闪络事故的 10~35 kV 线路,主要分布在铁路以东 9 个县境内,21 条 35 kV 线路,19 条 10 kV 线路,95%以上属于农网改造前的线路,使用合成绝缘子的 10~35 kV 线路运转正常,未发生大雾引起闪络事故,根据省电力公司要求,认真查找设备原因和管理上的原因,实行有力措施,提高防污水平,杜绝大雾引起闪络事故的发生。3 管理原因对防污闪工作重视不足。管理上未对电网污闪带来的后果引起高度重视,缺乏警惕性;很多地区的污秽等级都有所升高,未及时实行防污措施。冬季主要刮西北风,邯郸境内重工业污染源都在西部,使铁路以东地区污秽等级提高,没有针对污秽等级的变化,及时安排相应的防污闪措施。部分线路清扫不及时,污秽较重。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