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先进事迹材料 “生命选择追求才来到这里,田野上的青春写进她的履历。多彩的梦想在这里开花,用汗水和智慧捧出金秋甜蜜……”这首“大学生村官之歌”——《拥抱大地》是孙璞玉当上“村官”后最喜爱的一首歌。如歌中唱的,自 XX 年 10 月来到巴拉格歹办事处良种场村开始“村官”工作之时,她就对这片孕育生机的田野燃起了热情、对这群淳朴的村民动起了真情。 倾情全力帮扶,做村民的亲情贴心人 孙璞玉深深知道,既然选择了“村官”做为自己青春的名片,就一定要脚踏实地真正走进乡村、走进村民的内心之中!所以,上任伊始,她就将“做村民的亲情贴心人”做为自己的首要目标。 村民杨海春家境很困难,却坚持供了两个女娃上大学,这在村里是很少见的,要知道,村里很多半大的男孩都辍学打工了。刚到村不久的孙璞玉知道后,当即主动向村两委申请,与杨家结成了帮扶对子。从此,她把杨海春家当成了自己的家。米面柴油,没事就往他家拎,过节时,孩子回不来,她就和这老两口一起包饺子,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欢乐与喧闹。接触时间长了,孙璞玉了解到杨海春一家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种地,由于种地缺少科技含量,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家庭经济收入不能保证。“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只有帮助杨海春家找到增收致富的路子才是真正的帮扶,如何尽快帮助帮扶户增收致富成了她思考的问题。去年 8 月,“村两委”带头建成了肉羊育肥小区。结合国家封山禁牧政策和肉羊育肥养殖的可观效益,她积极鼓舞杨海春转变观念,加入了村里的养殖合作社,尝试搞育肥养殖,并积极向村两委争取给予其一定的扶助政策,同时帮助其争取小额贷款,筹措资金。目前,杨海春家 60 多只育肥肉羊经过 2 个多月的育肥马上就要出栏了。肥嘟嘟的肉羊每只可获利近百元,这些肉羊不仅仅为杨家带来了收入,还有生活的希望。 带头调整结构,做村民的致富带头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后,孙璞玉感受到只有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发家致富是一名村官最紧要的工作任务。通过调研,她发现在引导农民致富的路上,只有有人带头去干,让大伙眼见为实,才能跟着干。去年春天,村里良种蔬菜种植合作社投资 76 万元,建成 1000 亩节水喷灌项目示范园区,从此,村民告辞了种地靠天吃饭、人工抗旱的局面,机械化节水灌地保证了粮食的稳产增产。但是,面对着这样一块“宝地”,大伙依旧保持传统种植观念,不换样的还是种玉米。为了引导村民转变思路,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