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的现状与进展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村官”的现状与进展 ——关于化州官桥镇大学生“村官”政策 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大学生“村官”是指近年来由政府部门正式发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 关键字:大学生“村官”;建设绩效;问题与建议 0 引言 为了解决大学生人才资源的闲置和农村基层组织对人才资源的矛盾,1995 年江苏省率先推行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计划,1999 年海南省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XX 年初,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 5 年时间选聘 10 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XX 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规模已经超过 13 万人,分布在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381 个县(市、旗),其中有 247 个县(区、市)已经实现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全国各省市为将大学生“村官”培育成“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人才,在政策措施、培训方式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 在全面深化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化州官桥镇党委针对当前村级干部队伍存在年龄偏大、能力偏弱、文化偏低的“三偏”现象,存在难选、难用、难留的“三留”突出问题,大胆创新,在全市率先实施选派大学生“村官”工程,积极探究优化村级班子结构,提高村干部队伍活力的新思路、新举措。从 XX 年 3 月份开始,官桥镇从省内外各高等院校中选聘了 18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到官桥镇 11 个村(社区)任“村官”,并对这批大学生“村官”实行“双岗双责双酬”,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 官桥镇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取得了重大建设绩效 去年,化州官桥镇招聘的 18 名大学生“村官”之中,有14 人来自农村,占总人数 77.78%,党员有 6 人,占总人数33%,有 10 人在大学期间曾任学生干部,占总人数 55.55%。他们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或村团组织书记等职务。他们主要从事统筹农村经济建设,管理村务活动,解决农村矛盾纠纷等工作。“村官”们发挥所长,扎根基层,为民办好事实事,为民寻找致富门路。 1)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为解决村干部“三偏”和“三难”问题,探究出新路子。调查发现,当前官桥镇村级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能力偏弱、文化偏低的“三偏”现象,这部分村级干部的整体素养难以支持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