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生道德素养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键字:大学生 道德素养 摘要:本次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温州大学学生自身道德素养状况,及其对道德素养问题的看法展开调查。 近年来,高校录用率不断提高,教育普及进一步进展。但高学历是否就意味着高的道德素养?德才兼备是我们每个人希望做到的,但现实中两者并不一定是正比例相关。一些大学生违反道德,甚至泯灭人心的事,在网络媒体进展的状况下,时常“活生生”出现在人们眼前。作为温州大学的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审视自我,了解环境。特作此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查报告由温州大学学生处信息调研队发起,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查的主要对象为温州大学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从道德素养基本认识及看法、自身道德素养水平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反馈回来的调查表统计总结得出温州大学在校生在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报告的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 350 份,收回 326 份。 1.道德素养基本认识 首先,什么是道德素养?89.9%的受调查者认为是一种道德修养,89.7%的同学认为是一种道德情操,认为是一种文化素养的占 71.3%,还有 59.7%的同学将之认可为一种心理素养。本题既然为多选题,并且每个选项都有半数以上人选择,可以看出道德素养是多方面综合性的。它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也必会受到心理文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随后通过一定的外化,将这种内在的抽象的素养反应在日常生活中。 在对当今大学生道德素养水平的认识上,认为非常好和好的总共仅占 20.1%,67.5%的同学选择了一般,还有 12.3%认为差。这样的数据不免让人疑惑而心有微凉之意。我们从小所以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我们所以为的德才兼备,所以为的要读书,先做人,难道到了大学,到了更远的社会就淡化甚至是遗忘了? 那么大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53.7%的人认为是道德修养,有德才是最基本的;24.7%的人看重社交能力,11.6%的人认为成绩优异最重要,还有 10.1%选择了创新思想。而在当今社会知识与道德素养孰轻孰重的问题上,58.4%的人认为两者都很重要。 而另一方面,即在道德对公民制约作用的问题上,21.7%的人认为作用很大,而 72.3%的人认为作用正在弱化,6%的人则认为完全没有作用。这不仅需要政府学校方面的宣传教育,更重要的是构成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的自我改善。只有人人道德向上,才会使道德的公信力和约束力增强,真正起到无形之法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