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往坏处想 告辞“差不多”1949 年,美国空军上尉工程师墨菲发现,假定一片干面包掉在地毯上,这片面包的两面均可能着地;但假定是一片一面涂有果酱的干面包掉在地毯上,则常常是涂有果酱的那面着地。由此产生了被称为20 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的“墨菲法则”,意思是:假如事情既可以朝好的方向进展,又可以朝坏的方向进展,那么它多半会朝坏的方向进展。也许有人不以为然,觉得这是杞人忧天。其实,这是对事物进展可能性的理性认识和科学预见,作为电力人,我们在抓安全时都应该具备这种忧患意识,尤其是当前正在进行的“三个不发生”百日安全活动,更需要我们有点忧患意识。供电企业是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展的坚强支撑,电力行业是高风险领域,其活动的不安全因素明显多于其它行业,新情况新问题也是层出不穷。面对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只有强化忧患意识,才能辩证地看待形势,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查找、发现和消除各种隐患,最大限度地化解、规避或降低、分散各类风险,为企业建设猎取可靠的安全保障。当前是安电高速进展的年代,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安岳经济持续向上,电力作为经济进展的先行官,身上肩负的责任空前的重大,我们安电人正在坚韧攻坚,抓质量、争进度,而安全隐患也时刻威胁着我们。电力企业以安全生产为基石,抓安全防范更不能做表面文章,重要的是心存忧患,从表象看到潜在,从平常预见未来,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一味地自我感觉良好,满足于已经做了的工作和曾经取得的成绩,不仅潜在的险情发现不了,明显的漏洞也容易视而不见。在这样大前提下,“差不多”先生就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了,因为在许多安全生产事故中,都是由于凡事不计较“差不多”先生的存在造成的。问及工作情况,这也差不多,那也差不多;遇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对人对己差不多就行了;工作起来稀里糊涂,敷衍了事,结果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胡适先生曾写了一篇名为《差不多先生传》的文章,其中提到,差不多先生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解释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后来他在一个钱铺做伙计,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就骂他,他笑嘻嘻地说:“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差不多”思想是“粗心大意人”的思想,又是“老好人”的思想,差不多先生认为“没有问题”偏出问题,认为“不会出事”却出大事,有的人“触电”了才想起“拉闸”,“亡羊”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