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密闭空间施工方案1・1 密闭空间施工概述密闭、不良通气空间(下称密闭空间)是指经常被封堵、只有一个出入口、并缺乏足够对流空气的坏境,如废置水井、污水管道(渠)、化粪池、储水箱、容器储罐和建筑工地人工挖孔桩的桩孔等。本工程密闭空间施工部位主要指消防水池。1.2 密闭空间作业的主要危害因素(1)有毒气体危害。聚积于密闭空间的多见无益气体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沼气等,当人体吸入后,易导致中毒。(2)缺氧危害。空气不流通的密闭空间,被比巨大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挤占,氧气含量低,施工人员进入后,可由于缺氧而窒息。(3)火灾爆炸危害。当密闭空间存在的甲烷或沼气等易燃气体,或在其内进行涂漆、喷漆、使用易燃易爆溶剂等,如遇焊接、切割等作业产生的火花时,可能导致火灾甚至爆炸。(4)生物病原体危害。废置井、污水管道(渠)、化粪池、沼气池等,其内的各类无益细菌、病毒、钩端螺旋体等生物病原体,经皮肤进入人体致病。(5)物理因素危害。过冷、过热、滋润的密闭空间有可能对施工人员造成危害;湿滑的表面有导致施工人员摔伤的危险;清洗大型水池、储水箱、输水管(渠)时,有遇溺的危险;进行人工挖孔桩作业时,有坍塌的危险。(6)交通无意。密闭空间的出入点位于街道马路上时,施工人员有被车辆撞到的可能,行人有跌入密闭空间的危险。1.3 密闭空间作业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1)建立安全评估制度。建立健全“密闭空间作业危害因素风险评估制度〃。应当严格规定,在进入密闭空间作业之前,必须由企业具有资格的安全员2/7(或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主任)进行危害因素的辨识和风险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气体测试、安全措施、进入密闭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身体状况检核等,并在评估结论中提出安全建议。(2)建立安全许可制度。实践证明,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是一项安全风险较大的作业,因此,应当像动火作业一样,企业必须建立“密闭空间作业安全许可制度〃。安全许可的前提必须是在风险评估报告的基础上,确认安全建议措施(如空气测试、通风措施、应急救援、人工挖孔桩作业的安全施工方案是否审定等)已经落实;安全许可应由企业(工程部、工程队)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或安全科(处)长(专职注册安全主任、注册安全工程师)签发;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密闭空间实施作业。(3)范作业的安全要求。必须针对前述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制定必要的安全作业规范。在建筑施工、物业管理等作业中,多见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