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二午睡时刻》课堂实录师:读完《礼拜二午睡时刻》后,你有没有什么感兴趣的疑问?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生:我不明白遭遇飞来横祸的母亲为什么表现得如此淡定?师:你从哪里看出了母亲的淡定?生:她脸上的神情是镇定而安详的,在火车上还能吃得下东西,甚至出来奔丧还不忘带一把梳子,而且在神父家提起儿子生前的事,她一点都没有要哭的意思。师:你认为一般痛失爱子的母亲,应该是怎样的状态?生:应该是捶胸顿足,不吃不喝那种。师: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是吧?谁能解答为什么母亲如此淡定?生:如果儿子是个英雄,他母亲就可以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悲哀,但问题是她儿子死得很不光彩,是偷东西被人打死的。所以母亲只能强忍住自己的悲痛。生:因为儿子死了,家里唯一的依靠没有了,母亲必须变得坚强起来,而过度的悲痛只能显示自己的软弱。生:如果母亲痛哭流涕,可能会赢得别人的一点同情,但母亲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她是一个很自尊的人。师:她儿子死得很没有尊严,母亲的淡定是在维护自己的尊严,更是在维护儿子的尊严。这也许是母亲唯一能为儿子做的事了。这个答案你满意吗?生:满意。师:谁还有其他的疑问?生:我想知道为什么题目是“礼拜二午睡时刻”,而不是礼拜一或者礼拜天师:这个问题很有趣。生:我觉得故事发生在星期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午睡时刻”太阳最强烈,人们都昏昏欲睡,而母女俩顾不上休息,顶着毒日头来为亲人扫墓,非常令人感动。师:母亲对儿子的爱比礼拜二午睡时刻的阳光还要炽烈。我查了一下资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礼拜七天,人们的心情在周期性地发生变化。比如说星期五吧,它代表着什么?生:黑色星期五。师:那是从宗教的角度来看的,星期五是耶稣被犹大出卖的日子。但从心理学来看,星期五是周末,所以它代表着“胜利大逃亡”星期一代表着“走向深渊”,因为刚结束双休,又要投入到繁重的工作学习中去,而星期二则代表着“路漫漫”,那么,从小说来看,如何理解这个“路漫漫”?生: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之路无比漫长。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师:路漫漫表现了思念的绵长,还有其他的理解吗?生:母亲走出神父家的大门,到大街上去,要忍受旁人种种鄙视的眼光,每走一步都觉得无比艰难,无比漫长。师:从神父家到儿子的墓地,空间距离也许是短暂的,但心灵的历程却无比漫长。生:我认为儿子死后,母亲未来的生活之路很艰辛,无依无靠,度日如年。生:母亲寻找儿子的路程是漫长的,他带着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