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法调整的对象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私法关系)1、财产关系:(1)物权法律关系(维持财产静的安全)(知识产权可以理解为准物权)(2)债权法律关系(维持财产动的安全)2、人身关系 (1)人格权法律关系(维护基本人权)(2)身份权法律关系(维护特定身份权)2、民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等价有偿原则 5、诚实信用原则 (帝王条款) 6、公序良俗原则 7、权利滥用禁止原则《》、近代民法的三大原则:契约自由、所有权绝对、过错责任3、民事法律关系概念: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特征:1、主体为平等的关系(私法关系)2、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关系(非道德关系)3、民法调整、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关系(强制性)4、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包括静态(物权)和动态(债权)关系4、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民事法律关系构成三要素:1、主体(承担权利义务的当事人)(1)自然人(2)法人 (3)其他组织(合伙企业、私人企业、非法人团体等)2、客体(标的):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物权法意义上的财产、知识产权、行为和人身权。3、内容:权利和义务5、6、1、公民从出生到死亡,具有民事权利能力2、不满 10 周岁的为无行为能力人3、10 周岁以上为限制行为能力人4、16 周岁至 18 周岁已经有劳动收入并自立的,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5、满 18 周岁为完全行为能力人6、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由其父母或者配偶等亲属为监护人。7、概念:监护是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设立保护人的制度1、被监护人(监护人是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1)未成年人(2)精神病人3、监护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祖父母、兄姐、单位或居委会指定的亲朋。4、监护人的职责:(1)针对财产(2)针对人身8、1、公民下落不明满 2 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宣告其失踪;2、宣告失踪后其财产由其亲属代管;3、公民下落不明满 4 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宣告其死亡(意外事故时是 2 年);4、宣告死亡后其财产发生继承转移;5、被宣告失踪或者死亡的人重新出现时,财产要返还。9、1、公民以其户藉所在地为住所2、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住所地为住所3、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10、1、概念:作为民事主体所具有的“静”的能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