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网络合同的特点与效力

网络合同的特点与效力_第1页
网络合同的特点与效力_第2页
网络合同的特点与效力_第3页
论计算机软件销售中的拆封合同 ――兼论网络击点合同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张 平 宁波海关法律部 张少波一、拆封合同拆封合同(shrink-wrap contract)的出现与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密切相关。当计算机软件最初走向市场时,对软件销售商来说,其产品的销售对象主要是为数不多的计算机用户,普通形式的合同足以保障他们本身的利益、调整交易双方之间的关系。然而,随着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和 PC 机不断进入家庭,软件的开发与销售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任何一个普通的用户都可以在市场上轻易的买到软件产品,软件销售商不得不面临一种令其悲喜交加的局面:巨大的市场需求带来了高额的利润;但同时当软件转移到用户手中后,销售商对软件的控制能力急剧下降。这是一场恶梦,软件的极易复制性意味着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拥有该软件成千上万件的复制件,这些复制品在不同用户之间的无偿或低价转移给软件销售商带来了高达天文数字的损失。作为软件销售商,除寻求法律途径保护其权益之外,通过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以维护自身的权益则成为一种可以诉诸的尝试。拆封合同的出现正是这种想法的产物。 软件销售商在销售其软件产品时,经常采取的方式是将已拟好的合同条款印刷在软件的外包装套上;用户购买时,应当首先阅读该合同条款(这一点往往会被用户忽视);如果用户打开该软件的外包装套(一般以封条封好),则意味着用户已同意接受该合同的条款,并愿意使之成为双方之间的契约,这些印刷在外包装套上文字便构成了拆封合同的内容。[1][1] 拆封合同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带来了双重的反应:软件销售商的欢呼和用户的痛恨。对软件销售商而言,拟出一种可以针对不同用户、条款完备的拆封合同意味着找到了一种保护自己利益的新方法!可是,用户则不这么想,对他们来说,在购买和使用软件时,阅读一份繁琐冗长、充满了法律术语的合同往往[1][1] Thomas Finkelstein, Douglas C. Wyatt: Shrinkwrap licenses: consequences of breaking the seal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而且,在用户已逐渐成为上帝的今天,当用户不得不小心翼翼的按照拆封合同上的约定(许多用户宁愿认为这是一种要求)去使用软件时,打开软件的封条如同拉开一枚定时炸弹的引信!因而,伴随着拆封合同的出现,关于拆封合同的法律地位及其条款效力的争论就一直在延续。到目前为止,无论在国内或国外,尚未有法律对拆封合同的地位及效力作出明确规定。作为用户的一种反击手段,大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