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暴力的法律分析摘 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无论社会处于何种动荡和暴力当中,人们都相信家庭是一个充满亲情的相互扶助和呵护的温馨之地,是远离暴力的安全港湾。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发展,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给予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协助,本人认为,反家庭暴力,主要应做好三件事:一是预防暴力的发生;二是制裁施暴者;三是向受害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援助和保护。因此,预防、制止和征治家庭暴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由于家庭暴力的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对它的治理不能采取单一的手段,应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惩罚与救济并举,建立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的社会支持体系,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关键词:家庭暴力 危害 成因 对策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无论社会处于何种动荡和暴力当中。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在国际和国家层面近 30 年来不懈的研究证明,家庭暴力已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重视。家庭暴力作为人类文明的大敌,通常又被喻为“家庭的癌症”。因为暴力行为一经产生,便会导致人身伤亡、肢体残疾、精神失常、家庭离散等后果。当今世界,消除家庭暴力已经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1995 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反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列为全球十二个关切领域之一,1999 年 11 月 3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 11 月 25 日定为“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并确定 11 月 25 日到12 月 10 日为消除性别暴力 16 日行动。我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应当在消除家庭暴力方面迈出大步,促进全社会都来建立文明、和睦平等的社会主义家庭,使我国真正成为男女平等的国家。本文试就家庭暴力内涵、特征、成因、危害、预防与对策等方面谈一些拙见,以期人们从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给予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协助,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一、家庭暴力的内涵家庭暴力是一个国际术语,这一概念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引入中国的,而这个现象却是由来已久、根基稳固,在各个国家都时有发生。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不同,各国对家庭暴力的界定有所差异。许多国家、学者对家庭暴力的理解也不尽一致。美国律师协会全国家庭暴力委员会对家庭暴力的定义为“当一方亲密伴侣使用身体暴力、胁迫、威胁、恐吓、隔绝孤立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