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苏轼、陆游、毛泽东卜算子词之美教学目标1. 朗读三首词,了解词作者,感知并概括三首词的内容。2. 从题材、主题、结构、语言方面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三首词是怎样托物言志的。3. 学习词作者积极向上的品格。教学重点朗读、赏析三首词,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三首词所表现出作者的品格。教学策略1. 先读后析,再赏。2. 联系词下面解读的内容,初步读懂词义。3. 运用“三段六环”步骤进行教学。教学过程导入:(回忆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引出苏轼。)同学们,一篇《记承天寺夜游》真实地记录了苏轼当时贬居生活的一个片段,“月夜漫步,情趣雅致”,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苏轼,走进他的词作名篇《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去感受他在黄州心路历程的第一阶段(定慧院阶段)的痛苦孤独,并通过卜算子词的群文阅读来理解古诗词中的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也称寄意于物,是指作者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的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综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之间一定要有内在联系,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一、引读体美(自学)1. 学生放声自读三首词,注意句读、节奏、押韵。2. 教师播放朗读音频,感受朗读技巧。3. 学生放声自读三首词下面解释的内容,初步读出词义。二、概读审美(助学之导学)4.师生交流,问题:每首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预设:《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通过对月夜孤鸿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卜算子•咏梅》(陆词)词人通过对梅花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困难处境的描写,曲折地表达出自己出险恶仕途中坚持不媚俗,不屈服,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负。《卜算子•咏梅》(毛词)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三、品读析美(助学之导学、伴学)5.从题材、主题、结构、语言方面进行对比阅读,三首词是怎样托物言志的?词作者题材主 题 ( 情感)结构(内容)语 言 ( 意象)《 卜 算 子 •黄 州 定 慧院寓居作》苏轼咏物词孤独彷徨蔑 视 流 俗(不与世俗同流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