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纬度和低纬度如何进展划分30°N 至 30°S 以内地区为低纬度,南北纬 30 度-60 度之间的纬度带为中纬度,南北纬度 60 度到南北极之间的区域为高纬度。低包括热带、副热带两个热量带。是全球太阳辐射和热量比拟集中的地带。经纬度的变化规律 1、本初子午 30°N 至 30°S 以内地区为低纬度,南北纬 30 度-60 度之间的纬度带为中纬度,南北纬度 60 度到南北极之间的区域为高纬度。低包括热带、副热带两个热量带。是全球太阳辐射和热量比拟集中的地带。经纬度的变化规律 1、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是东经,越往东,经线度数越大,一直到东经 180°。2、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西是西经,越往西,经线度数越大,一直到西经 180°。3、东经 180°和西经 180°这二条经线是重合的。4、纬度共有 90 度。赤道为 0 度,向两极排列,圈子越小,度数越大。从 0°经线算起,向东、向西各分作 180°,以东的 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 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东经 180°和西经的 180°重合在一条经线上,那就是 180°经线。在地图上判读经度时应注意:从西向东,经度的度数由小到大为东经度;从西向东,经度的度数由大到小,为西经度;除 0°和180°经线外,其余经线都能准确区分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不同的经线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偏东的地方时要早,偏西的地方时要迟。每 15 个经度便相差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