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边塞意象,品诗中豪情 ——边塞诗中的意象与情感【教学年级】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意象的概念,意象的分类,边塞诗常见意象的分类,积累边塞诗的意象。 2. 明确边塞诗里的意象,分析意象的特点,感悟诗中的情感。3. 吟诵边塞诗,感悟诗中复杂情感,特别是边防将士们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热情。【教学重难点】 1.意象的分类和积累,特别是边塞诗里的意象分类和积累。2.通过边塞诗里的意象,分析意象,感悟诗中情感。【教学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听音乐《缘分一道桥》,渲染气氛。歌曲《缘分一道桥》作为大型古代战争片《长城》的片尾曲,红极一时。歌中的明月伴着滚滚烽烟,给人大战一触即发的紧张感。万里大漠,刀光剑影,乱世孤魂让人触目伤怀。今天,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走进《话边塞意象,品诗中豪情》,我们一起说说边塞诗中的景与情。二、秋点兵,明意象1、刚才的歌曲《缘分一道桥》里,就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边塞诗,同学们知道是哪首古诗词吗?齐背。明确: 出塞唐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学生初读出塞,感悟边塞诗的魅力。(2)读了这首诗,同学们眼前浮现了什么景象?同学们描绘自己看见的画面,抓住学生们画面里的意象,导入意象的概念。2、什么是意象?明确:古诗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复杂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具体生动的客观物象上,使诗人的思想感情——“意”和客观物象——“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从而构成了“意象”。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感情的客观物象,它是情景交融的形象。3、意象的分类。意象大致可分为人、景、物三大类。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4、边塞诗常见的意象。① 地名:楼兰、玉门关、阳关 、阴山、天山、凉州、长城、古道、荒城、大漠、辕门……② 景物:孤城、大漠、烽火、长城、黄沙、长云、雪山、雁飞、鹰扬、箭飞、马走……③ 乐器:羌笛、芦管、琵琶、笛、号角、鼓 ④ 曲子:《折柳曲》、《关山月》、《梅花落》⑤ 战具:弓、刀、剑、干、戈、战车、旗、马四、出征程,悟情感学生重新回归王昌龄的《出塞》。这首边塞诗使用了哪些意象,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1、学生再读诗文,圈出诗文中的意象。明确:明月、关、长征、人、飞将、胡马、阴山。2、说说各个意象中包含的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