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边塞意象品诗中豪情—— 边塞诗中的意象与情感— 秋点兵,明意象—出塞(其一) 唐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读了这首诗,同学们眼前浮现了什么景象?— 秋点兵,明意象— 古诗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复杂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具体生动的客观物象上,使诗人的思想感情——“意”和客观物象——“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从而构成了“意象”。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感情的客观物象,它是情景交融的形象。因此,诗歌形象的鉴赏,许多时候就是要拨开意象的“迷雾”,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 — 意象—人景物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边塞诗常见意象—1. 地名:2. 景物:3. 乐器:4. 曲子: 5. 战具:楼兰、玉门关、阳关 、阴山、天山、凉州、长城、古道、荒城、大漠、辕门孤城、大漠、烽火、长城、黄沙、长云、雪山、雁飞、鹰扬、羌笛、芦管、琵琶、笛、号角、鼓 《关山月》、《梅花落》弓、刀、剑、干、戈、战车、旗、马— 出征程,悟情感—出塞(其一) 唐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边塞诗使用了哪些意象,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出征程,悟情感—出塞(其一) 唐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明月、关:边塞壮丽的风光;长征、人:久征不归的亲人,对家乡的思念;龙城飞将: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胡马、阴山:还热情地歌颂了将士们为国杀敌立功的勇敢精神。— 边塞诗常见情感—· 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 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杀敌报国的豪情· 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 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 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愤懑但这类诗一般回旋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应该注意的是,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复杂的,往往是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比如王昌龄的《出塞》,就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边塞壮丽的风光;久征不归的亲人,对家乡的思念;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还热情地歌颂了将士们为国杀敌立功的勇敢精神。— 齐归纳,明方法—明意象析意象悟情感— 骋沙场,巧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1 、快速阅读诗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征人怨》,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2 、找出诗歌意象。3 、描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