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 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课题 4 飞出地球【复习】通过前几节的学习,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微观结构,认识了微观世界。 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分子是构成物质性质的基本粒子,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分子并非静止,而是处于不停的热运动之中。导入新课【思考】与微观世界相对应,宏观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之外又有什么世界呢?本节课我们将介绍广阔无垠的宇宙世界,从宏观层面上讲述如何飞出地球。【思考】人类是如何认识宇宙的?茫茫宇宙,浩瀚星空,诱人遐想。新课学习古人富有想象的宇宙图景【思考】人类文明之初所认识的宇宙是什么样?东西方文明在宇宙的认识上有什么差异?文化不同,人类对宇宙的想象和认识均不相同。浑天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附丽于“天球”上运行;天圆地方说认为地是方的,而天是扣在地上的球。中国的“浑天说”和“天圆地方说”古埃及的宇宙观古埃及的宇宙观认为星星像是悬挂的油灯。古印度的宇宙观认为蛇上的花点就是天上的星星。古印度的宇宙观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结构学说,简称“地心说”。地心说解释了日食、月食的现象,符合地球不动的观念,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地心说后来又成为教会禁锢人类思想的枷锁,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托勒密的“地心说”托勒密托勒密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月亮、水星、太阳及其他行星都绕着地球转;恒星都镶嵌在最外边的天球上。地心说模型 1534 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太阳中心说,简称“日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哥白尼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 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着太阳旋转 , 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 它绕着地球旋转 .日心说模型“ 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根据这一学说首次推算了宇宙大小的尺度;挣脱了教会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自然科学的研究从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桎梏下解脱出来,使人类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思考】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历史有着什么样的历程?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加深。其中天象科学与数学的发展,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主要推动力。飞出地球哥白尼的“日心说”对各天体的位置作了安排,但没有告诉我们地球及其他行星为什么绕太阳旋转。行星围绕太阳转动1687 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的大小和两个物体的质量和物体间的距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