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审题,败也审题——写作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任务驱动,搭建审题支架,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审题技巧,培养学生分析作文题干的能力,通过写作训练能够写出紧扣文题的文章。【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 清朝的时候,有一次考试,考试题为《项羽拿破仑论》,有一考生审题错误,将“仑”误认为“轮”于是写下:“夫项羽,乃拔山盖世之雄,岂有一破轮而不能拿乎?非不能也,实不必也。” 译文:项羽这样的盖世英雄,自然能拿起一个破轮,只是他没必要拿。如果挡道,乌骓扬蹄不就能过去了,去拿不是多此一举?而且他一个主帅,拿一个破轮不是有点丢脸,所以项羽不必拿破仑。 啼笑皆非皆因为审题失当,审题之重要不言而喻,而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笑话”也时常发生在我们的平时的写作中。二、创设情境,寻病因活动一:反面例文中探寻审题关键要素周二我们一同做了去年的期末真题《暖心的一幕》,阅卷时,我遇见了这样一篇文章,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到底有哪些问题?1、共读《那一天,我难以忘怀》,请生说发现的问题 预设:(1)以……为题 (2)与暖心无关 (3)没有很好地体现“一幕”(4)小学毕业,步入初中生活的痕迹不明显……2、师小结:明确审题要素——作者身份、写作目的(为何写)、写作内容(写什么)、规范要求(如何写) 三、搭建支架,明方向活动二:什么是审题?怎样才能审准题目呢?1、审题定义解释,请完整的读一遍题目2、小组讨论,将题干信息分类填到表格对应处,ppt 展示。3、哪一栏信息量最大?(写作内容)4、如何研究分析这些信息呢?分析批注写作内容栏相关信息,师示例,生选择一处分析批注后分享交流。5、PPT 展示,生齐读分析的内容6、总结 审题要素心中藏,批注分析指方向,目的明确有内容,审题成败我主宰四、学以致用,勤练习请同学们运用我们这节课学习到的审题技巧来完成另外一篇文章的审题支架表。想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借助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超越局限,体验更广大的世界,获得不一样的成长感受。假如我们以另一种身份来面对生活,会发生怎样奇妙的体验?请以"我当_____的一天"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提示∶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选填"家长"、"劳动委员"、"小区保安"等等,鼓励自创角度。要求∶1.符合文体特征,不得套作。2.不少于 600 字,上限 1000 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 审题支架要素具体内容作文题目作者身份写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