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安、固”等重难点文言词汇,掌握划分节奏确定句读的方法和能力,有韵味地朗读文言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读文赏文入文,尝试运用情景再现如编演故事剧、赏析动画音频等学习方法,进入情境,感知掌握课文。3.情感与价值观:深度体验,感悟庄子哲学思想和人生境界,培养超然审美的文化品格。肯定并学习惠子认真严谨的态度。整合相关知识,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确定人生目标和生活态度。【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体会文言的韵味。2.情感体验,感悟庄子的思想。3. 学有所思,明确人生的道路。【教学难点】1.体会分析庄子与惠子不同的人生态度。2.情感体验,感悟庄子的思想。3. 学有所思,明确人生的道路。【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读旧入新同学们刚刚诵读了我们学习过的《小石潭记》,其中“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似与游者相乐”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河东先生一句“似与游着相乐”将自己的愉悦的心情展现的淋漓尽致,那么同学试着走进小石潭,看看水中的游鱼,你觉得游鱼真的在“与游者相乐”吗?既然如此,我们不难看出“似与游者相乐”与“与游者相乐”虽一字之差,意思却千差万别,由此可见中国文字的奇妙。同学们,在历史的轮转中,曾有两位智者,也对“鱼乐”产生了争议,也因一字之异留给后世一段笑谈,同学们想不想去一探究竟?那就让我们以字为媒,共同走进那段故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二.读题入境1.读题,明确题意。《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的桥上游玩。2.入境。(1)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的身份如何?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惠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师庄子的至交好友。惠子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拓展:名家学派是战国时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学派。名家以擅长论辩著称,重视名与实的关系,强调名称和事实必须完全相符,开创了中国的逻辑思想探究。(2)两人游于濠上的氛围应该如何?两友游乐,轻松愉快;两派学者同行,各有己见,针锋相对。三.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