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追随人生导师,停止精神内耗 ——七上第四单元整合主题课【单元目标】1.学习默读,学会圈点勾画,在默读中厘清作者的思路。2.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体味不同的人生,学会思考人生,珍视生命。【学习篇目】《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教学过程】情境设置:校心理社最近收到许多匿名求助信,这些信中多次出现了以下问题:“想得很多,做得很少,不知道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事。”“在做一件事之前,总是因为预想到糟糕的结果而拖延,迟迟不肯开始。”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多数同学都处在精神内耗之中。(词语解释:精神内耗,又叫心理内耗,它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在心理方面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精神内耗就像是在你的精神世界里有两个小人,这两个小人观点不同、理念不同,因此吵得不可开交,不断相互拉扯。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理资源就会被消耗。)作为心理社的一员,你在读完七上第四单元的四篇课文后,想要借课文内容激励正处于精神内耗的同学们。你和你的同伴开始了一系列的行动:第一课时 寻求人生价值【学习篇目】《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课时目标】1.练习默读,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内容。2.勾画关键语句,了解白求恩、牧羊人的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3.学习对比手法,探寻人生价值。【教学过程】任务一:由题生疑,把握文章内容。① 关注标题,提出疑问。方法指导:标题三连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纪念白求恩是什么白求恩是谁?“纪念”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毛主席为什么要写文章纪念白求恩?怎么样毛主席是怎么写的?白求恩是怎么做的?植树的牧羊人是什么牧羊人是谁?为什么牧羊人为什么要植树?怎么样牧羊人怎样植树?牧羊人植树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② 你问我答。两人一组,依据对方提出的问题默读课文,迅速找出关键信息;同桌交流,用简短的语言复述文章内容。预设:《纪念白求恩》简单记叙了白求恩同志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不幸以身殉职的感人事迹,号召大家都要向白求恩同志学习。《植树的牧羊人》写植树的牧羊人数十年如一日地植树,他对植树的热爱,让世界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希望,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任务二:勾画关键,整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