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舍—老 舍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1899 年出生; 1929 年完成学业去英国当讲师, 1930 年回到齐鲁大学任教;1936 年开始,专职写作;1944 年后,战局稳定下来,把笔尖转向心心念念的北平,写出《四世同堂》;1966 年 8 月 23 日,老舍和其他 28 人被红卫兵押到北京文庙“斗争”:跪在焚烧京戏服装和道具的火堆前被毒打三小时。 8 月 24 日夜,老舍在北京西城太平湖投水自杀。不准留下他的骨灰。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为什么要写这三个地方的冬天?与寒风呼啸的北京相比→突出其“暖”与“暗”色调的伦敦相比→突出其“晴”与热带的“毒”日相比→突出其“温”对比,反衬济南冬天的“温晴”除了“温晴”,你还能读到什么?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1. 直接抒发赞美:济南的冬天不刮大风被作者称为是奇迹;“ 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直接表达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2. 插入语:“ 像我”“自然”“可是”,犹如补充说明一般;“ 请闭上眼睛想”,用商量的口气,使人感到自然亲切。仿佛在跟读者对话,使得书面语言简化,朗朗上口。在“温晴”的背后,还有“温情”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3. 如诗一般的语句:“ 奇迹”与“怪事”、“ 风声”与“响晴”,韵律协调,且长短句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