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览好景,藏美于心——初中语文七上第一单元整合设计【学习目标】1.运用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朗读技能,读出文字之美,感受自然之美。2.比较阅读,探寻文字之中所蕴含的情感之美。3.了解写景散文特点,吸收借鉴精彩语言、精妙写法,强化语言表现力。【学习内容】《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谈话导入: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曾道:“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四季景色,各有其态,总有点滴入眼入心。朱自清盼望着春的,老舍眷恋济南的冬天,刘湛秋爱恋四季的雨,古人亦在四季的轮回之中感知自然之美、生命之义,留下许多美好的诗篇。这节课,让我们乘上“寻美”号列车,浸润文香,遍览美景,将美好记在心间,留在笔下。(二)始发站:赏四时好景导语:四时好景,各有不同。让我们乘上观景的列车,踏上“寻美”之旅。旅途中风光无限,别忘了按下快门,定格美好!【小组合作】全班同学分为四个小组,分别选择一个季节作为主题。阅读第一单元的三篇散文、四首诗歌,根据小组主题,寻找诗文中最打动你的写景句,填写表格。预设:示例:小组主题朗读:1.小组推选主持人,做开场白、过渡语、总结语。2.小组内每位成员依次有感情地朗读心仪的美句、美段。3.其它小组至少派一名代表从朗读的轻重音、停连、情感等方面对展示组的表现进行评价。班级合作展示:汇总成果。共同将所遇之景组成小诗。要求: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征,续写诗句。预设:春日风景旧曾谙,我赏百花烂漫、细雨如梦;夏来景盛莫蹉跎,我叹骤雨匆匆、蛙声阵阵;万般美景好个秋,我梦天高云淡、麦穗金黄;好景解意又逢冬,我恋小山慈善、新雪剔透。(三)第二站:感别样心情每一帧美景背后,都藏着别样的心情。古今佳作,既留住了美景,也蕴藏着真情。请借助表格,进行对比阅读,感悟作者蕴藏于美景中的情感。预设:师:同样是写春天的景色,感觉却如此不同。请你了解写作背景,探究作者的别样情感。助读资料 1:《春》创作于 1933 年间。此时作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人生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师:《春》中的哪些字句最能体现作者此时的春风得意、满怀希望?预设:“他领着我们上前去!”助读资料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由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尉,十分同情和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