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批判与自我批判 习主席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这次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归根到底还是开展自我批判。 开展自我批判,不单单要认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侈之风的实质,更要深化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并要对症下药;开展自我批判,不单单针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更要把范围扩大,覆盖整个党员、干部内部,尤其是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的基层党员干部,公正廉洁的基层党员干部对于维护政府形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作风没有问题,也要防患于未然,把党纪国法牢记于心,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开展自我批判,更不能单单停留于自我认识、自我反省,更要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个人修养,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批判与自我批判,是我们党开展党内生活,服务群众的一大法宝。批判,是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自我批判,是对自身的缺点和错误进行查找和剖析。批判与自我批判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早在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形象地说:“房子是应该常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常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这个话,放到今日仍没有过时。只有常常的开展批判与自我批判,才能有效地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对党员的侵蚀,才能及时地纠正党员的缺点和错误,才能对待好批判与自我批判。 首先,开展批判与自我批判,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既要严肃仔细,又要心平气和。要本着对党、对人民、对组织、对同志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做到自我批判要诚恳,相互批判要中肯。我们要允许同志对自己的缺点、错误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批判不能庸俗化,更不能泄私愤、搞报复、借机整人。善意的批判使人进步,仔细的反省促人提高。 其次,要正确对待批判与自我批判。开展批判与自我批判,并不是一件丑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误不要紧,关键是要及时改正。一要通过反思,“照镜子”,把表面的和埋伏的毛病一齐找出来。敢于触及灵魂,做到解剖自己不怕严,亮出问题不怕丑,听取意见不怕刺,触及思想不怕痛。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毛病,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不留“尾巴”。对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就事论事,讲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