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思路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2025 年将迎来大进展,计划开工建设 2、3号线路,里程约 130km,基本采纳 BOT 模式进行建设。我站将面临任务繁重的局面,但我站经验缺乏、人手不足情况明显及市场资源不足的现状短期改变困难,为追求车站支护稳定,结构内实外美、无渗漏;轨行区间盾构无事故,管片无渗漏,无坠物;机电设备无故障的目标。城市轨道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思路如下: 一、内部调节补充人员,加强学习培训,提升监管水平。 二、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提升安全质量管理水平:推行施工现场人员、设备设施及安全质量过程管理标准化,法律规范参建人员作业行为,减少现场质量安全隐患,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三、风险预控能力提升:风险管理(评价+控制);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物质准备,预案完善及演习。 四、实体工程质量提升1、原材料控制2、商品砼管理3、隐蔽工程管理4、结构物变形监测量控5、结构防水工程质量严控6、危险性较大分项工程方案管理,实施监督,工艺控制7、关键节点工程条件验收管理8、质量安全问题处置 五、参建单位诚信综合评价,建立现场和市场“两场联动”、“两场合一”的机制: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与招投标交易市场相互作用的完全统一。 六、建立监督机构和现场监理互动机制:第一个是监理指令及时下发,并上报监督机构;第二个是监督机构敦促并支持监理工作,及时制止不服从监理、不落实指令的现场。 七、完善城市轨道方面相关制度:1、关键节点验收制度2、质量验收制度3、信用评价及市场联动制度4、原材料及实体质量检测制度 八、强化“培训不到位就是最大的质量安全隐患”思想,落实层级培训体系,统筹、分类培训,考培分离,夯实质量安全管理基础。 九、相关建议1、建议建设单位完善质量安全直接责人员制度:根据城市轨道工程特点,建设单位完善制度建设,明确土建、装饰安装、机电系统、人防等专业工程直接责任人。2、建设单位应建立相关质量安全例会及检查制度:周、月、季度例会,联席会议,季度监理工作例会;周、月、季度检查制度及落实。3、建议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机构(或主管部门)开展质量安全、诚信动态评估工作,实现差别化管理。4、建议建设单位加强信息化手段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