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整改报告 省语委: 对比省《关于 xx 市语言文字工作的评估报告》提出的整改建议,现将我市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认识,强化舆论氛围建设 实现了语言文字“初步普及”、“基本普及”的目标,只是达到了新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初步要求。语言观念、用语用字水平等“软环境”的“优”是江南名城题中之义,通过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后,要避开“差不多”、“过得去”思想,对语言文字法律规范化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⒈抓住有利契机,融入文明城市创建洪流。为确保我市在 20XX 年之前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市文明办将语言文字法律规范化工作纳入创建内容,并在《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责任分解表》中作出详细规定。市语委将配合市文明办做好法律规范用语用字的监测,把语言文字的法律规范化要求落到实处。 ⒉实行有力措施,扩大法律法规的社会知晓度。继续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以及公交汽车等流动载体继续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新闻部门在发挥好示范作用的同时,加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的宣传,扩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社会知晓度,提高群众语言文字法律规范化的自觉性。要精心组织推普宣传周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增强市民法律规范用语用字的意识。 ⒊巩固和完善现有的工作机制。强化政府领导、语委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发挥语委办公室的协调作用,做好工作规划、教育培训、科学讨论、测试咨询等项工作,积极探究和不断完善适应时代要求和 xx 实际的依法监督和管理语言文字工作的长效机制,抓好达标后的巩固、深化、拓展、提高工作。 二、提升水平,发挥学校的基础作用 学校是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过去几年,我市在“三纳入一渗透”,即将语言文字法律规范化要求纳入中小学生常规要求,纳入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纳入培育目标、管理常规和基本功训练之中,渗透到德、智、体、美及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小学语言文字法律规范化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后,我们将在以下几方面提高应用水平:一是 XX 年中考改革方案的配套文件《初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实施意见》,把初中生“说普通话,写法律规范字”列入其中。二是提倡有条件的职业学校,面对学生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逐步达到教育部、国家语委提出的“高中学生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以上标准”的要求。三是将语言文字法律规范化纳入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