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及扑救措施地下建筑火灾为什么是最难扑救的火灾之一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毒气弥漫。地下建筑内本身就缺氧,假如燃烧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气体,而有毒气体含量增多的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对人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2.视线受阻。地下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会快速产生很浓的烟雾,而不会像地上建筑那样有 80%的烟雾可以从破裂的窗户扩散到大气中去,浓烟使能见度变得极低。3.高温灼烤。地下建筑失火后,假如燃烧的是普通固体可燃物质,其产生的温度和气体火灾相比要低得多,但也高达 800~1200℃,灼热的烟气在地下建筑内很难散出,使消防人员难以进入。假如地下建筑内燃烧的是液化石油气,温度则高达 2000℃以上,消防人员根本无法进入。4.进攻困难。地下建筑的出入口一般较少,而且内部通道弯曲狭窄,火情不明,使火场指挥员决策困难。火灾情况下,地下建筑的出入口向外冒着高温烈焰和滚滚浓烟,水枪射流往往鞭长莫及或击不中火点,在这种情况下的攻击往往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奏效。怎样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战术与技术?1.地下建筑火情侦察火场侦察工作要做到扎实而又快速。首先要加强调查讨论,熟悉地下建筑工程特点。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先到中队指挥员应与地下建筑知情者快速取得联系,弄到建筑图纸。只有在情况清楚后才能下达进攻命令,而决不能像扑救地面火灾一样凭直接观察下达命令。在询问情况不清楚,地下火情不明确,指挥员不能作出决策时,应当立即派出侦察分队,以确定地下情况。深化侦察时要注意查明地下是否有被困人员,搜索客房、洞室、过道、厕所等各部位,及时救助遇险人员。确定火源位置,火势情况等,并及时向火场指挥员报告。因深化地下侦察火情环境恶劣,危险性大,选派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和业务技能才能胜任。2.通过可燃气体探测仪、测温仪、热成像仪、侦察机器人等,在地下建筑出入口处测量有毒气体成分与浓度、空气含氧量、空气温度等,为火场指挥员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火场指挥部的位置应选择在地下建筑出入口或进风口的附近,该处是消防官兵的作战出入口,有利于火场指挥员直接观察了解情况,便于实施靠前指挥。3.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基本战法地下建筑有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发生火灾后,可采纳以下两种基本战法中之一进行作战:其一,避实就虚,选择进风口强攻(简称强攻法)。当地下建筑内有人员被困,需要抢救时,可避实就虚,将主攻阵地选择在地下建筑进风的出入口处,用多支喷雾水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