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充分肯定成绩,切实增强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xxx"期间,各级各有关部门围绕全市"三农"工作大局,以推动现代农业进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仔细贯彻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及农业综合开发方针、政策,不断调整工作思路,逐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显着成效,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基层广阔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工作主要呈现五个特点: 一是加大了资金投入,惠及了广阔农民。近年来,国家、省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越来越重视,投入资金越来越多。我市财政、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抢抓机遇,超前谋划,仔细讨论上级政策,加大向上争取力度,项目资金取得新突破,成为目前农业上持续时间最长、投入规模较大、农民受益最直接的强农惠农资金。"xxx"期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资 7.23 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 4.54 亿元,特别是 XX 年,我市争取省以上无偿资金 10135 万元,首次超亿元。 二是改善了基础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项目区通过开发治理,基本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要求,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成为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在强基、稳粮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特别在去秋今春的特大干旱中,项目区的各类水利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年来,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累计改造治理中低产田 77.5 万亩,新增灌溉面积36.5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41 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7200 万公斤、油料 320 万公斤。 三是优化了种植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围绕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把区域性资源开发与区域优势主导产业进展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展壮大,着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效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已初步形成粮油、蔬菜、林果、畜牧、药材等特色产业进展格局。五年间,项目区共新增蔬菜 25.6 万亩、林果 8.9 万亩、药材 1.8 万亩,扶持高效种植及养殖项目 9 个,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非项目区 400 元以上。 四是促进了土地流转,加快了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优势,在不改变现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扶持项目区合理流转土地,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动生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