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大坝安全监测报告该库位于一级支流大哪沟上游。坝址以上干流长约 7km,控制流域面积 4.3Km2,总库容 131.00 万 m3;正常库容 79.5 万 m3。该库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鱼等综合效益的小⑴型水利工程,控灌面积 4860亩,实际灌溉面积 2300 亩。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放水涵卧管组成。1、水库大坝建于 1955 年,1958 年完工。**水库大坝系均质土坝,坝顶高程 1000.00m,坝顶轴线长 45m,坝顶宽 3.0m,最大坝高14.5m,最大底宽 59.92m;堆石棱体顶高程为 989.146m,底宽11.68m;上游坡比 1:1.7、1:2.0,下游坡比 1:2.0。2、溢洪道布置在坝体右岸的垭口上,由控制段和泄槽组成,全长98m,泄槽后无消能设施,水流通过泄槽后汇入下游河道。溢流堰为闸孔泄流,底板高程 996.400m,为了人行交通的需要,在控制段设置有交通桥共 4 孔,每孔净宽 1.6m,闸室总宽度 9.4m,闸墩宽 1.0m,溢流净宽 6.4m。泄槽长 96m,边坡 1:0.1,坡降 1.5%。3、放水设施位于大坝上游左岸,共开孔 28 个,孔径 φ=250mm,每孔放水流量 Q=0.17m3/s,放水孔底坎高程 986.70m,最大放水流量Q=0.5m3/s;卧管底部设消力池,池长 1.2m、宽 1.2m、深 0.6m,池底高程 984.00m;涵管为矩形断面,底宽 0.5m,高 0.6m,长 75m。涵卧管底板及边墙均由浆砌条石砌筑而成,厚 0.3m。该水库地理位置较高,库容相对较大,一旦失事,将对下游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下游 2 个电站(860KW)造成灭顶之灾。因此该水库的安全尤为重要。1、大坝:坝顶较平整,无明显沉陷;发现有白蚁活动迹象,蚁线蚁被较明显,属建巢危害类土坝;上游坝坡曾进行过板石压坡、砂浆勾缝处理,经长期运转,勾缝处普遍出现脱缝现象;下游坝坡未进行护坡处理,杂草丛生,在高程 993.00m 处出现大面积散浸渗水,散浸面积 75m2,渗漏量约 0.04L/s;坝后左右两坝肩均有漏水现象,右坝肩漏水严重,漏水量经实测达 0.056L/s。2、溢洪道全断面无衬砌,目前风化较严重,两岸边坡较陡,坡比为 1:0.1,边坡稳定性差,垮塌时有发生。且溢流堰进口右岸紧邻林区公路,边坡垮塌影响到公路。3、放水涵卧管漏水,2025 年 3 月现场采纳三角堰测得漏水量为1.4L/s。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①卧管放水孔封盖不严密引起漏水,水库水量损失较大;②涵管运转年久,为板石浆砌而成,局部段落变形,灰缝浸蚀脱落,导致缝口漏水。经调查涵管漏水有 13 处之多,其中一处呈喷射状...